我一直在散播这样的理念: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不重要,知识的组织,用知识来反映一个学科大图景(一个学科的基本研究对象,基本研究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和其他学科以及世界的关系)才重要;因此,教学(和研究)都要围绕着这个学科大图景来选择教(研究)什么,然后才是怎么教的问题。这样做需要依靠系联性思考——把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放到和其他的概念的联系里面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没有经过理性以及实验拷问的概念知识点等不能成为进一步思考的基础。
我还举了数学、语文、力学、量子力学、系统科学等例子。比如说语文,最核心的东西不在于字词的记忆背诵默写,而在于喜欢和能够说出来自己想说的,以及搞清楚自己想搞清楚的其他人说的东西,也就是喜欢和能够交流,也就是分析性听说读写。我甚至提出了WHWM分析方法。比如说数学,最核心的东西不在于四则运算,甚至微积分运算,而在于抽象化能力——把一个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并且进而来做形式化语言思考的能力。比如这些科学的分支,最主要的不是碎片化的知识,而是首先通过具体学科的例子明白科学是什么,然后明白自身学科特有的对象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是什么。
那今天,我们来看看,要实现这个体系,怎么做,需要什么。
首先,需要一个能够站的足够高脑子里面有学科大图景的老师。自己的理解不到位,只在知识点层次,那就不能看到知识的组织,并且看到这群联系起来的知识的灵魂——学科大图景。
其次,需要愿意来做理解型学习的学生。仅仅对知识点和考试成绩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很难转过来做理解型学习。
再次,需要一个还能够比较成体系比较有灵魂的学科。当然,一般来说,只要站的足够高,这样的灵魂总是看得见的。但是,也存在比较不容易说清楚灵魂的时候,例如,历史、语文,其典型问题和思考方式是什么,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理念是什么,还可能真不好说。
接着,假设这些条件都具备,那么,需要学一点点技术:概念地图的制作,来把思考呈现为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来帮助把学科大图景提炼出来,并且提现到具体知识之中。
最后,再具体课程或者学科的设计的层次,我们要有
1. 目标 (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围绕着课程的主旨——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于是要关注这个模块如何帮助学生更一般地学习和思考(这个部分要突出批判性思维、系联性思考),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做这个学科的学习和思考(这个部分要突出如何像这个领域的专家一样来思考,这个学科的大图景),以及如何使得学生们学会欣赏和开始喜欢这个学科。
2. 对学生的要求
3. 反映大图景的大图
4. 分解以后的小图,专题,以及理据性——为什么要讲这些专题,它们如何实现上面的目标
5. 课程内容的时间安排
6. 参考文献,学习材料,作业,课程项目,以及学生需要花的时间的估计。
具体的例子请关注我们《学会学习和思考》课程的教学和教学设计,《系统科学导引》的网络课程,《量子力学》的网络课程,《概念地图教学和学习方法》的网络课程,以及将来更多的其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