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这样学》前言和提纲

今天逸儿做语文作业让我帮个忙。题目是这样的:按照前面的例子,自己来补充几个四字词(还是说成语来着,忘了。关于成语和四字词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要用成语,那也是一个问题,不过在这里,暂时不去管这件事情)。然后题目给的例子是无法无天、无穷无尽之类的,逸儿说,要求是也写上几个“无__无__”四字词;还有一个例子是津津有味、依依不舍之类的,逸儿说,要求是也写上几个“AABC”型的四字词。

我给逸儿在百度检索了一下。竟然,百度专门有“无__无__”和“AABC”词条。这说明,有很多很多人之前在百度检索过这些东西。当然,我们在百度上发现了一堆这样的词。

现在,问题来了:出这些题的人,想干什么?为了总结出来这些类型?能够识别出来这些类型是语文学习的目标吗?能识别又如何,不能又怎样?为了能够记住更多的“无__无__”和“AABC”?记住了又如何,最多就是一个百度检索,难道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个的百度?没记住又怎样?

退一万步,假设我也承认,用上这些四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其实,我一点也不认同,能有用最简单含义最明确的没有歧义的话说明白最复杂的事情,才是真的功力),那你这些问题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四字词?真正的运用,需要建立在对这些词的充分的理解的基础上。除了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不得不背下来很多四字词之外,我看不到任何这些作业的价值。

同样地,背下来古诗词、好篇章,也没有任何意义,尤其是在你能够理解和欣赏之前。我们学习这些好篇章好句子不是为了以后原封不动地用上——记住这算抄袭——而是为了能够领会到一点点作者创作这些好篇章好句子的一些想法和手段,从而自己来创造好篇章好句子。甚至,理性情况下,我们应该领会到这些创作的想法和手段之后,忘掉,或者有意避开,这些已经写下来的好篇章好句子。好篇章好句子的生成器可以学到家,自己拿来用,但是,好篇章好句子本身我们是不能拿来用的。

于是,我们,你背诵它们干什么?除非你说,为了避免抄袭,哈哈。

那么,如果这些记忆性的知识,及其背后的机械式学习的方法,不是语文教和学的目的,语文教和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又如何通过教材来实现这个真正的目的呢?

在本公众号有专门的一个分类就是语文学习。大家可以看里面的文章。基本上这些文章都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的尝试:语文教什么,怎么教。我之前还推荐过目前见过的唯一的一套理念上跟我的设计接近的教材《大成语文》。

今天,我看到那些作业题之后,实在忍不下去了。我决定,最近几年抽空把《小学语文这样学》写出来。顺便,《小学语文这样学》已经进入出版流程,大家有希望一年半载之内看到那本书了。

好,语文教什么学什么?语文课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收和表达。接收包含阅读和听,表达包含写作和说。为了词汇简单计,简称读和写。好,那就是,语文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读和写,做到有东西可以读和写,有方法可以读和写,有意愿去读和写

当然,总是有一帮傻缺,会问:如果你什么都不记下来,连字都不认识(更广泛地,可以说,你连基础知识都没记住,没学会),你如何谈完成“更好地读和写”这个高级任务呢?

这是完全错误的理念和问题。这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天生就是“基础知识”,就是要被记下来的。基础知识只有从你想学什么怎么学最好倒过来才能找出来。

例如,为了学会读和写,人家英国人就没有必要学会读写汉字啊,也没必要非得以来中文篇章啊,人家学英文单词看英文篇章以及少量的翻译过的外文篇章,也就能学会读和写了。例如,为了学会数学,也没有必要都成为口算珠算高手啊,只要明白数学运算的概念,甚至数学运算的形成(从现实中抽象出来数学运算),就不妨碍其成为一个好数学家。例如,为了学会量子力学,也不是非得就先学会Newton方程、数理方法,而是可以从经典概率论出发来学习。因此,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必须的基础!如果你因为你认为某个知识是基础,都没有思考过是什么的基础,就逼你的学生去学,那么,这个基础就可以无限扩大。于是,你的学生的这一辈子,就都会在打基础的过程中,而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我”自己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同样地,当我们选择合适的人来完成合适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看的也不是基础有多么宽广结实,而是是不是能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是不是还可以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好,你说,我如果确实选择了通过学习中文来训练读和写,那么,是不是真的就要学会认汉字呢?是的,因为那是你用来读和写的材料。那么,是不是就必须记住汉字了呢?不是!那也是理解着学,而不是记忆着学。汉字是一种信息编码,汉字的字形和其编码的含义和读音是有联系的。因此,学习过程中自然要运用这些联系。甚至,不同的汉字之间,形音义之间也是存在联系的,于是,我们自然要运用好这些联系来学习。于是,你会发现,合理的汉字学习顺序(利用汉字之间的联系),以及每一个汉字的理据性解释(利用每一个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自然可以降低汉字学习中的记忆的负担,而变成高效的基于理解的学习。

甚至,大量的作业在关心汉字的笔顺、书写这些东西。你不会认为这些东西也是基础知识,所以,也要学习吧?那么,我告诉你,我是南方人,在来北京上学之前,我的拼音题、笔顺题从来就没有对过,汉字书写也从来都是能看清楚就行的非常丑陋的字体,可是,我的阅读理解和写作,基本上都在满分附近。连英文的阅读和写作,也都在满分附近。我学会的读和写,是,不依赖于汉字或者英文单词,不依赖于笔顺或者书法的。这才是真正的读和写。

那这个真正的读和写到底是什么?是WHWM方法:这篇文章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说这个,我觉得怎么样;我想说什么,我想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说这个,我预期我的读者会觉得怎么样。就这么简单

当然,为了配合这个WHWM方法,我们还要做分解和综合:一篇文章的意思来自于每一段的意思和段之间的关系,一段的意思来自于每一句话的意思和每一句之间的关系,一句的意思来自于每个词(和短语)的意思和词(和短语)之间的关系,一词的意思来自于每个字的意思和字之间的关系,一字的意思来自于这个字的每个组成部分的意思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当然,有的时候为了表达和阅读的方便,篇章的每一段、一段的每一句,并不是同等地位的:很可能某一段是这个篇章的神,某一句是这一段的神。这就需要通过分析下层单位之间的关系来得到上层的意思。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反过来,通过领会上层意思,猜出来或者更好地理解下层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下层单位的意思。例如,我们通过一段话一句话,猜出来某个不认识的词的意思。这就是分解和综合,从树木(还有树木之间的关系)看到森林,从森林看到树木(还有树木之间的关系)。

那么,怎么才能帮助学生学会这个读和写,不依赖于具体语言的读和写呢?考虑到目前的语文教材和作业题实在太不像话,我决定抽时间自己来编一本。下面的是大概目录:

《小学语文这样学》

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和写,包含有东西可以读和写,有方法来读和写,有意愿来读和写。

理念和方法:WHWM方法、分解和综合。

前言:学习目的和方法(主体上就是以上的内容)

第一篇 汉字的理解型学习

按照汉字网络和使用频率计算汉字学习顺序,按照这个学习顺序编排汉字。补充一部分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的例子。帮学生初步认识汉字之间的联系,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个汉字,给出来这些联系,以及常用义的解释文字。编撰简短篇章来用这些汉字。例如“一片两片三四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这层次的。

从部件到字,以字解字,以字读字。系联性学习方法、批判性思维(文字学和俗文字学)。对于部分简单词,帮学生体验从字到词。

在汉字学习的最后阶段,在积累一定数量汉字(例如1000)以后,教含义拼音来当做没有老师教读音时候的拐棍以及输入汉字的手段(学会输入以后,第一可以在网上查到读音,第二仍然要去看以字解字,以字读字理据性解释)。

第二篇 篇章阅读和写作

编撰合适的篇章,用来展示WHWM方法以及分解和综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章,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说这个,你觉得怎么样。

关注起始句、总结句、连词等等。体验结构化阅读和结构化写作。概念地图。

观察生活、提出问题、有所感悟、整理思考和思想。我想,我想说,我说我想说的。

第三篇 多个相关篇章的研究性阅读和写作

整理某主题下的多篇相关文章的对比阅读,从篇章的意思过渡到对篇章的关系的关注从而建立对一个问题、一个主题或者一个领域的了解。

概念地图: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把文章标注到相关概念或者联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针对某个问题、某个意见、某个想法来阅读、观察和写作。我深化我的思考和观察,然后我说我想说的。

第四篇 文言文以及其他语言的阅读

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字相同(都考虑简化字)但是意思部分相通部分不同,注意这里的异同。词的形式的不同,词的含义(概念)的相同。WHWM不变,分解和综合不变。但是,词的形式和概念的含义之间的联系经常有改变。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来掌握改变的一些典型,作好总结。

顺便,体会一点点古代文人的骨头。

其实,其他语言也一样,在概念含义层次之上,WHWM、分解和综合都一样,但是,从形式到含义,需要一定量的体验、总结、记忆。

机器如何阅读、理解和写作。对学习者的借鉴意义。

附录:更多启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场景、素材,以及一些范文。

真的到了人人开网课的时候了吗?

刚看到教育部吴岩做的关于网课的“好处”的一些总结,对其中一些说法必须要反驳一下,要不然,一个好好的东西,很可能会被做坏。

我先会把这些说法整理一下。假设我看到的报道是吴岩的总结的真实报道。如果不是,那再说。然后,我会从下面的角度来点评一下这些说法:到底在线教育的不同于课堂的什么特征,导致了这些在线教育特有的好处,为什么这些好处非得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不可。最后,我会自己来总结一下在线教育的好处和坏处,然后,呼吁一下要怎么做。

以下说法来自于新浪网“教育部: 在线教学要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 ”以及大众日报“复课后线上教育可以功成身退?未来将与线下教育衔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用了三个“兴奋”: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人兴奋,

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人兴奋,

教学管理的精准性让人兴奋。

吴岩表示,疫情之后,教学模式将发生三大改变:

一是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

二是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

三是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结论是:要巩固深化这次线上教育教学的成果,进一步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 或者就像标题说的,要走向新常态。

我对这个新常态到底指的是什么不太懂。我猜是不是继续坚持让几百万老师开设网课的意思?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不仅仅反对上面的那些特点,还反对这个结论。

下面准备开始我的反驳。在那之前,我得强调一下,我是在线课程的重度使用者、重度实践者和强烈支持者。例如,我从当年的“Justice”课程和“Game Theory”课程开始学习,一直到现在学习Manning的自然语言处理。频率大概是几乎每周都会有几个小时学一下在线课程。例如,我自己开设的“系统科学导引”、“量子力学无基础入门”、“学习力提升”(仅负责其中一小部分),以及现在已经积累了素材正在建设的“学会学习和思考”等。如果你去看一下我的《教的更少,学得更多》,你还会看到整个以网络上的概念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但是,我在这里要强调,除了一个下面我要讨论的核心特点或者说好处,上面提到的那些根本就不是在线不在线的问题,想实现那些好处,无论是否在线,都可以实现。

这个唯一的好处是:在线课程可以把少数好老师的作用放大。如果是线下课程,一个好老师,一辈子也只能教几百几千个学生。但是,一旦放到线上,很容易就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同时,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学习基础或者说学习路径的约束也不再强制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于是,一个真正的网上课程,首先需要一名(或者一群)好老师,以及他/她(们)设计的好课程。然后才是平台和扩散的事情。顺便,这个时候,一门课往往只需要几个不同风格和要求不同的老师,其他的老师,当好助教,做好补充就行了。

问题来了,针对这个唯一的好处,要是每个老师都在网上开课,那么,这个好处还有没有?

好了,现在,终于可以真的开始我的反驳了。

网课相比线下课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吗?原则上,在学生选择什么来学习,怎么学,这方面的自主性,在网络课程上,是可以提高的。但是,现在的网络课程不过就是把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搬到了网上,学生仍然要学习那些课,仍然由那些老师来决定怎么教教什么,我们有看到这方便的自主性的提高。那么,这里的自主性是不是主动性,也就是学习意愿和学习时间呢?这个倒是可能会有提高,学生总得找点事情做,旁边又没有象上学的时候一样有人陪着玩。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在同样的老师的同样的内容的课堂里面都不学习,你觉得,搬到网上会主动学习的可能性有多高?因此,我很怀疑这个提高是由于把线下课程搬到了线上。当然,如果课程是学生们自己选择来学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选择来跟着的,那么,由于有这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其学习的主动性是可以提高的。没有这个自主过程,我认为新鲜和无聊,再加上家长和辅导员催得紧而已。更何况,如果是小学生呢?谁来了解他们听课的时候是不是其实在想别的?线下课程的时候,老师是能够看到学生的表情的,或兴奋,或迷茫,或走神。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当场调整。我就不信了,在这一点上,线上教育赶得上线下教育。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线下的助教老师,负责答疑、讨论、改作业、评分、反馈。

网课相比线下课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了吗?在我自己的课程里面,我都会建立一个课程群,包含我自己、助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在里面讨论。我会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回答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助教会负责回答大部分问题,以及整理那些留给我的问题。当然,更加重要的是,无论什么课,在我的课堂里面,学生们一定会被我逼问问题,以及被逼或者主动问我问题。因此,师生交流多,那肯定不是线上课程的独特好处。当然,很有可能,随着这一轮线上课程的建设,老师们被迫或者主动开设了课程群或者课程平台讨论组之类的讨论方式,这确实也勉强能够算做线上课程的功劳。但是,我要再一次强调,线下课程,也完全可以实现类似的甚至好的很多的师生互动。

网课相比线下课程,教学管理的精准性提高了吗?关于这个教学管理的精准性,我一点也不懂,就不讨论了。但是,我就不信了,如果你在线下课程中结合一些及时获得学生状态的手段,例如小测验、课堂提问、助教和学生的讨论,获得的学生学习状态的信息会比网络课程少?

关于“新常态”我说过了,我不懂。

网课相比线下课程,“单声道”变成“双声道”了吗?第一,线下课程为什么就是单声道呢?如果那是单声道,第一课程是课程确实适合用单声道的方式,第二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式的问题。这个和线上课程有什么关系?线下课程才更容易实现双声道。这里牵涉到线上课程的方式的问题。目前,在疫情期间大规模开设的线上课程,大多数老师都是把课堂搬到了网上,也就是内容和形式(是否单声道),基本上不会有改变。而且,如果采用的是录播讲解的方式,自然就是单声道;如果采用讨论的方式,自然是多声道。这也是为什么,两种方式要相互结合,并且最好是采用好老师来做录播讲解,其他老师来配合组织讨论。更进一步,线下课程也可以这样做啊,并且会效果更好——老师可以注意到那些不怎么提问的学生,特意加强交流。因此,单声道和多声道,根本就不是线上和线下的区别,而且线下更容易实现多声道。除非,匿名,学生藏在面具下面提问可能会更勇敢。不过,这牵涉到另一个敏感问题——网络身份和网络暴力。

网课相比线下课程,“教师中心”变成“学生中心”了吗?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录播讲解课,则老师只能在设计课程的时候照顾到学生的学,启发学生的学的内容、方法和动机,而不能随时调整。如果这位老师开设线下课程,难道这些设计就不能实现?如果是讨论课,自然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学。但是,难道这一点线下课程就不能实现?

没准你还可以说,相比线下课程,线上课程的内容设计更好了。为什么?难道线下教学的时候,就不能也设计得好一点?

所有的这一切好处,都是你在假设了一个非常平庸且不负责任的老师在开设线下课程,同时一个还不错且负责任的老师在开设线上课程的条件下,得到的。这样的好处,是好处吗?绝大多数的教学的理念,在线上和线下课程,完全都可以实现,甚至线下会实现起来更好。

唯一的线下课程的约束,也就是线上课程的好处,就是受众数量的约束,也就是反过来说,对大量的好老师的需求和实际上找不到这么多好老师的现实之间的这个矛盾。

因此,无论线上线下,好好设计自己所教的课程,考虑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的内容、方法、情感意愿),想办法配合习题课和讨论课来增加多声道的交流,及时测验和布置作业,及时反馈,都可以建设出来很好的课程。

顺便,回到本公众号(为了理解而教和学)的主题,学什么——学科大图景(一个学科的典型研究对象、典型研究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和世界还有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反映学科大图景的概念、概念联系、研究案例;怎么学——通过运用系联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来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来构建概念网络来学习;学科情感和学习意愿——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通过面对挑战来学习)、帮助学生体会好学科大图景从而爱上这个学科。

所有的这些,学什么、怎么学、意愿和情感,和线上或者线下,有个什么鸟关系?你说。当然,有一天虚拟现实课堂实现了,大家在网上的虚拟教室里面学习,老师也能看到你的表情,学生之间也能非常方便交流,线上课堂没成就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线下课堂。不过,那个时候,线上和线下课堂本来就没有区别。

线上教学真的是个好东西,希望大家珍惜,不是它的功劳不要归于它,不是它的过错也不要赖它。让它就是它。

Overleaf支持Markdown和LaTeX混合写作

对于稍微篇幅长一点的或者经常有公式和参考文献这种编号会变化的内容的写作来说,仅仅使用纯文本(text)的标记语言远远比隐藏了大量格式说明的“所见即所得”的文字编辑器方便。

当然,最成功和万能的是\(\LaTeX\),mediaWiki也很好,HTML也不错,Markdown语法更简单(注意,就算后面三者,实现数学公式的时候还是靠一个叫做MathJax的依赖\(\LaTeX\)语法的软件)。很早以前的WPS其实也是标记语言,后来就跟堕落的Word学习了这种——适用于不想深入一点学习结构化写作和一点点语法的用户,适用于写纯文字的短文章的用户的——所见即所得。结构化写作,先布局整体结构,再来补充细节,是能够启发你的思考的写作方式。任何人都应该优先尝试一下结构化写作,而不是顺着思路往下写。

对于不需要数学公式,但是还是需要参考文献以及结构化写作的用户来说,\(\LaTeX\)可能学习成本太高,也不太有必要。那是不是可以用Markdown来写书呢?这是可以的,例如“简书”和”Gitbook”就是一个可以用Markdown写书的网站。但是,对于一个团队,可能其中一部分成员已经习惯了用\(\LaTeX\),另一部分习惯用Markdown。怎么办呢?

当然,很早就有人来做三者之间的转换,例如pandoc。不过,很少有软件,并且是在Web端的不需要安装到本地的软件,能够让你直接把其中的两种甚至三种混合起来使用。Web端的软件第一是不用安装维护,第二是方便多人协作,如果还能提供版本管理功能就更好了。

现在,Web端\(\LaTeX\)写作平台Overleaf,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实现(当然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例如,除了PDF,如果最终能够输出成markdown或者\(\LaTeX\)格式就更好了):通过使用markdown.sty宏包,可以在\(\LaTeX\)中同时使用\(\LaTeX\)和markdown。具体可以参考这里的模板:
https://www.overleaf.com/learn/latex/Articles/How_to_write_in_Markdown_on_Overleaf
https://www.overleaf.com/learn/latex/Articles/Markdown_into_LaTeX_with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