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mooc课程起到了给大量的学习者提供好老师好课程的作用,但是课程本身还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当然,技术上不乏使用讨论式教学等比较新的好的教学方式的课程。总的来说,没有根本上改变学习,改变教学。当然,这些好老师们一般在个体的层次都能够回答得比较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能够体现其对整个学科的整体认识,整体面貌。整体面貌也就是通常说的结构,或者我说的学科大图景,包含基本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以及一些体现这个大图景的典型例子和为了给学生进一步学习准备的基本概念。因此,简单来说,就是有结构的学习和教学,学会对知识的整理、知识结构的理解,甚至这种通过结构来学习大图景的学习方法。当前的mooc平台并没有在系统平台的层面或者思想的层面,技术的层面,促进这个基于整体结构和大图景的理解型学习和教学。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在推动和构建的“基于概念地图的理解型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促进意义。学生需要思考每一个概念之间的明确的联系,需要建立起来一个学科大图景。更重要的事情是,通过这个概念地图,老师可以更好地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角度来决定教什么,按照什么顺序教,怎么教,学生可以摸索自己的学习顺序,决定学什么。
因此,我提出来,要建立一个以学科概念地图为基础的资源组织体系来构建和呈现课程:先把一个学科或者一门课程的主要概念拿出来,搞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制作出来学科或者课程的大概念地图,体现学科的大图景(基本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然后把教材的相应的章节、视频课程的每一个相应的概念、文献和其他资源整合到这个概念地图上去。当然,可以有不同详细程度的概念地图,也就是有嵌套。
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并且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对于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有非常清楚的把握。
按照这样一个设计,做出来的产品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或者,我也可以通过iframe直接把概念地图放到网页上。
但是,如果真的开发一个这样的mooc平台,则需要做一个网页呈现形式的平台,直接把这个概念地图和相应的概念和关系上的资源直接现实在浏览器之中。当然,为了开发方便,还需要一个能够把概念地图文件(可以输出成xml格式)直接转化成这个网页呈现形式的软件。
额外的功能还应该包含:直接在这个网页形式的概念地图上点击视频资源以后可以播放,可以就某一个概念或者联系来展开讨论。
这是根本性的学习的革命,从关注具体的一条条的知识,到关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到用这种系联性思考来学习和思考。这是真的授人以渔的教学的革命。我希望找到合适的开发者,来建设这样一个系统。
目前,我们自己正在基于这个理念建设《系统科学导引》、《量子力学》等课程。《汉字学习》也在计划中。内容我们可以先做起来。平台系统的思想也已经在这里提出来。现在就缺乏开发这个系统的人和运营这个系统的人了。
做几门课,做一个平台的基本功能,用起来,然后,看看有没有可能拿到推广需要的资源,不管是来自于市场还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