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马非马”看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有很多人辩论过。如果我用英文翻译一下这句话,大家看看是否还会产生这样的辩论。
* 现代文翻译:白色的马不是马
* 英文翻译1:White horses are not horses,或者 A white horse is not a horse。
* 英文翻译1的汉语翻译:一匹白色的马不是马的一匹。白马不属于马。
* 英文翻译2:(The concept and instances of) white horse is not the same as (the concept and instances of) horse.
* 英文翻译2的汉语翻译:白色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集合的元素)不等于马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集合的元素)。

这样的翻译完成之后,就可以明确地看出来,1的含义是错的,2的含义是对的,也就是说,白马和马这两个集合是包含关系。这就完全没有了辩论的余地。如果非要辩论,那也是仅仅要区分汉语“白色的马不是马”里面的“”到底是“属于”还是“等于”的意思。而这个表达清楚是哪一种意思是提出这个命题的人的责任。于是,也完全没有了辩论的余地。

辨析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明确的含义,然后再来判断对错,而不是在争论含义是哪一种。我们的汉语在这一点上是有缺陷的,不够准确,没有词形变化,冠词,而且喜欢把话说得漂亮远远高于把话说得清楚。例如,电视里面的广告词我就是完全看不懂的。既然语法上有缺陷了,那么,就要尽量多说几个字,表达清楚含义做为第一。就像这里的英文翻译的汉语翻译一样。当然,写诗什么(或者什么哲学著作、教育学著作)的时候除外。

非常遗憾的事情是,这个模糊性,这个对说的好看好听胜过准确的追求,这个辩论的点往往在搞清楚什么意思之前,这些,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当然,有可能这特性有其更加深刻的文化历史的原因。但是,应该到了需要强调明确性,强调辩论的焦点应该是实质含义而不是形式的时候了。

语文教学是对思考的培育,很重要。真不真最重要。我说我想说,我想我所希望想,最重要。理解把握其他人所想,次之。美不美,次次之。如果追求用名言警句、华丽辞藻、成语典故等来提升美,那更加就是下三滥的招数了。(以下内容不是这个帖子的重点,但是,太让我生气了,就顺便写在这里了。无招胜有招,只要内功好。甚至没有内功,独孤九剑也告诉你,还是可以无招,只要看得透彻。可惜,为了考试成绩,我们一直在追求下三滥的道路上。让学生有的可说,愿意说,有的可想,愿意想,比“名言警句、华丽辞藻、成语典故”什么的重要太多太多。欢迎继续补充下三滥的招数。)

这个例子也体现出来,有的时候,借助一下外语,有可能可以更清楚地理解。

这个例子还表明,学习数学——在这里是集合论:白马和马这两个集合是包含关系——可以使得我们更容易说清楚理解清楚很多事情。学习语文真的不是语言文字组词造句而已,而是分析阅读,而是思考,而这些可以依靠数学。或者说。从思维的角度来说两者就是一回事。

《从“白马非马”看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有8个想法

  1. 正方形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或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它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也叫长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相等,面积等于相邻两边长的乘积。

    ———–现代汉语大词典

  2. 尽管说话的方式(语序)、字符、文化背景等不同,英语和汉语是相通的。我想,两者都有进行夸大其词的时候,不过,英语会用到“like、as”等词语,而汉语,就不需要明确说出“像”这个字。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语言的表达也会误导对方的思维。就像高考,所给出的材料和问题,实际上都是语言陷阱,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从90年代就开始淡化语文语法,这是导致学生根本不能准确获取信息的原因之一。
    白马非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眼就看出它是个伪命题。不关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说话的人。所以,英国人也可以用它来狡辩,他说的就会是英文翻译1.

  3. 汉语有准确的一面,也其模糊性,所以才有这么多言外之意(英语也有吧?不清楚)。相对于文字而言,数学(数字)更具准确性,这就是“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文字不是”的原因吗?
    好像数学也有迷惑性,就像“平均分、人均gdp、人均工资”,是不是我混淆了些什么呢?

        1. 不懂,来张概念地图吧。
          以前觉得“语文(包括中文和英文等)和数学对学生将来的作用不大,却成为主科,实在浪费时间”,现在却发现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影响学习者的思维、逻辑和态度观念等。但我对它们的认识还是比较混乱,吴教授可以帮忙理清一下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