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找一找少数几个学科上有深刻理解,对教育有心的老师,来实现我提出的只关注学科大图景(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教给学生尽量少但是尽量深刻的内容和内容的理解和组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用自己对学科的热爱影响学生的,所谓的“Teach Less, Learn More”的体系。
以下是xiang和Jinshan之间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xiang正在审阅中。对话做过前后几句话的合并,非常少的编辑。括号中的内容是后来添进去的。通过这个对话,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想做的这个新的教和学的体系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
Guotsing:各位老师好!金闪教授想找几位深刻理解学科的老师来培养,亲自教授概念图学科整合技巧,欢迎大家推荐老师,也欢迎您本人参加!
京京 :谢谢赵老师把我拉进这个群。概念图和学科整合真是迫切需要。
xiang:太好了!
茜 :迫切需要。
Jinshan:看来几位老师都知道我和赵老师抓大家来的目的啊。
xiang:”概念图学科整合技巧”太吸引人了!
Jinshan:嗯,我们的目的是,在你们这里实现“概念地图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实现我提出的Teach Less, Learn More的教学系统。关注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典型思考方式。增加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感情。然后,也学会学习方法。
xiang:嗯,同意!
Jinshan:因此,最关键的任务,是找出来哪一些要教(然后怎么教),为什么要教。把需要深入地教的东西和纯粹知识性的内容分开。选择尽量少的东西来教,而且要教的深刻。从是什么转向关注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要教。我管最后这个叫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所以然。给学生一个欣赏和理解这个学科大图景的机会。具体例子和具体知识可以每一个年级不一样。但是,学科的基本问题,典型思考方式,要贯彻。给一门课程,做一个设计,来实现这个意图。我会给你设计的例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鼓励理解、欣赏和思考,引导思考所以所以然层次的问题。最好能够结合项目为基础的教学。完毕。理念就这些。我会举几个例子。更完整的例子在我的书里面。我也会布置大家去看。我希望通过合作能够建立一批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怎么教,的示范课程。培养独立思考者,培养社会公民。具体怎么做,我们稍后讨论。我的概念地图的书可以在 systemsci.org/jinshanbooks看到。我要说的先到这。
xiang:请您举例说明。
Jinshan:例如,数学大部分时候在教如何做运算。这个是完全不对的。数学是给思维准备语言的学科,使得思维形式化,精确化,可交流。数学还为描述自然和社会准备概念和结构。于是,问题成了,如果我们为了体现数学以上的特点,我们教什么,怎么教。不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学,我称之为无脑教学。
Guotsing:吴教授是量子物理学家兼教育家。我看到novak是这么介绍的。
Jinshan:呵呵。
xiang:您对化学学科的6个核心素养:宏微结合,分类表征,模型认知,变化守恒,实验探究,绿色应用。怎么看?
Jinshan:太多。
xiang:原来是3个维度,现在是6个核心素养。即将出台的新课标是6个核心素养。
Jinshan:化学我还没有仔细整理过。不过,随便来说的话,应该要体现——化学是研究元素通过电子组合结构的变化来看物质的性质的科学。强调科学、电子和物质(也就是分子)这几个方面。所谓科学就是,从现象——包含现象的复现确认和分类,不过后者不宜太强调——找到模型描述。所谓电子的组合结构就是理解化学现象的核心。所谓物质就是化学里面一切围绕着分子结构来说。
xiang:化学是变化的科学。”化”学而非”变”学。我自己对”化”情有独钟。
Jinshan:是的,电子结构就是这个化。化学课程就集中在这少数几条。所谓科学还要强调实验的核心地位,还要一定程度上可检验。如果是这三条,你随便说说,化学课程的内容如何选择?
xiang:从实验现象到科学本质是分析推理,从表观到模型是抽象思维……需要老师”内化”,需要学生”内化”。这是我对”化”的理解。
Jinshan:嗯,典型思维方式上,推理,从现象到模型的抽象确实应该是重点。
Guotsing:表示只能旁观看热闹。
xiang:科学方法论当然选择典型因素典型性质做载体。即实验科学。
Jinshan:现在在内容上,假设,就是我说的三条,加上你说的思维的一条,抽象化模型化思考,合起来就是:科学(其实包含实验的地位、模型化的思考),电子和分子。那选择哪些内容,举个例子。为了体现这些,怎么办?当然,是不是具体就这几条,可以再讨论。现在假设就这几条。请继续接受挑战。可以非常具体,没准我还记得化学知识的。
xiang:一个例子肯定不能都体现。我可以选择红酒中SO2含量测定(请补充一下,为什么测,大概怎么测,要注意什么,要体现什么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有实验设计,有排除其他干扰(比如对比,比如建立标准曲线)。在氧化还原性质中就是对电子反应的认识。
Jinshan:嗯,非常好。够具体,也能体现思想。现在,再稍微理论一点,找找知识上的某些核心点。
xiang:其实,我觉得化学是科学,电子,分子,还都是科学层面的,这个”化”还有从科学到人文,到社会的意义。
Jinshan:这个可以有。所以要考虑项目为基础的教学。从科学拓展开去。不过,现在,先忽略。只考虑如何体现以上三点:实验科学、电子、分子。生活中的化学显然是非常好的主题。但是,先放一下。
xiang:我们学校是有项目是学习实验班。以电池为主题是否可以。双液电池模型就很好。二附中2011年开始做项目课程。化学研究就是由少得多,个案到规律。
Jinshan:很好啊。不过,项目应该是辅助,概念体系的建立,大图的建立,概念的理解是根本。继续接受挑战。知识上的核心点,试着找出来几个。实际上,我希望大家完成的就是你被(吴金闪)迫面对的这个过程。定根本目标——选择内容,教学中体现和鼓励思考,结合生活或者理论来做项目学习,教学中还要体现学习方法。目标要少要深刻,内容要少要透彻。目标要集中在大图景(基本问题,典型思维)和学科情感上。当然,我也会有一些方法和经验,可以分享。这是一个从大到小的整个的一个教学体系,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现在,继续挑战吧。
xiang:您能举个例子吗?
Jinshan:例如,在知识上,我会把元素的原子模型,尤其核外电子,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然后,考虑核外电子在各个(还可以从“个”到“种”)物质(分子)上的体现。然后,我会把分子的概念的建立,分子在物质性质上的含义,放在更加重要的地方。通常所说的物质的性质和分子这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会被强调。我先举这些例子。你来批判和反思。
xiang:“例如,在知识上,我会把元素的原子模型,尤其核外电子,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部分内容在中学被削弱了……不知何故?“通常所说的物质的性质和分子这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会被强调”。这个是指性质和分子结构吧?
Jinshan:第一个问题,课标的指导思想追求简单。这是错的。不能深入就不能浅出。第二个问题,是的,是指性质和分子结构。但是,还要更强调。例如,还要问,为什么不是原子层次,元素层次,而是分子层次来承担。也可以换过来问,为什么有了代表物性的分子了,竟然还需要原子?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一定要有多与一个的角度和层次。Feynman说的。不明白核外电子,那么,化学就成了记忆为主的学科了。不像科学。
xiang:我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学科本位与人本位是两个观念。(要结合,而且可以结合,就是不要害怕挑战)
Guotsing:我的书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信息删减后导致结构不良,反而会增加理解的难度。我说过人和人要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才能真正成为好朋友,哈哈。
Jinshan:那给你布置任务咯。你已经基本了解我的想法和目标。现在,学一些方法,然后,跟着我的思路,再问的更加深一点。接着,设计一门课程。最后,开展教学实验。学习方法和更深的思考,我有一些材料,见“Teach Less, Learn More”体系课程设计的学习材料。
Jinshan:学习完了这些材料。然后,你来设计课程,我来批评。如何?再考你一下:为什么有了代表物性的分子了,竟然还需要原子?给每一个分子一个符号不就行了吗?
xiang:好啊。
Guotsing: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可能是熟悉的陌生人,如同背过的一遍书一样。一起出趟差,就有了多一层的认识,如果孩子在一个班,关系可能就铁了。学校里的题海战术,只有一层连接,如同熟悉的陌生人。教学情境创设,要多视角。
xiang: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题海战术。
xiang:只是表观,而非本质。原子才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本质是分子破裂新分子形成。
Jinshan:还可以更深刻。你回答了为什么。再赞一个,确实有思考,有思想。继续,更加深刻。我需要你思考为什么的为什么。提示,联系什么是科学。
Jinshan:我给你答案咯。本质上,是因为科学在简单性,统一性,和尽可能可理解性上的追求。没有原子,化学也可以比较成功的,例如,至少,可以是物性字典。能完成大量分析化学,甚至一部分新物质设计的工作。但是,不能太深入,也很难超过字典——字典指的是知识集合而不是知识体系,没有理解,没有内涵上的组织——的层次。有了元素和原子,就发现,这么多的物质,可以用少的多的元素来理解和标记,还能指导新物质的设计,后来还发现能够深入到物理。因此,元素和元素周期表,是伟大的贡献。Feynman说,如果有一天,世界即将灭亡,他只能留下一句话给后面的新人类,他就留下:物质由原子组成。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问的是,化学是什么,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什么。我希望我们这个小小的示范性的队伍的思考的层次,都到这个深度。然后,回来设计课程。(实际上,中医为什么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因为没有深入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中学的时候有类似的感受,(具体例子记不得了)总觉得某两块知识有关系,苦于思考两者间的关系但没弄明白,但恰恰这中间的桥梁(也许因为太难)没纳入教学的范畴。目前的课标更多关注的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贴近生活,(能将科学探究科学本质纳入已经是个不小进步了),或许因此比较讲求简单讲求直观和容易掌握吧。吴老师课程的面向群体定位是怎样的呢?如果是面向全体那可能更需要从娃娃抓起吧
人人在认识和思考的层次上,都是可以做到科学家的。只不过,具体知识具体分析计算方法兴趣等当面,不一定成为那个领域的科学家而已。所以,所有人,都应该学的深刻,学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