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什么怎么教?

昨天“机器人能够取得高考好成绩意味着什么?”的帖子引发了老师们的讨论。问,那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呢?事实性知识我们学不过AI,甚至连AI的设计者学不过AI,程序性计算分析的知识我们也比不过专门的软件,我们到底学什么?

帖子里面说了,面对现象、提出问题(把问题变成自然语言,然后更进一步变成数学语言或者某个学科的语言的形式)、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事实性知识本身不是学习的目标。除非,其被用于面对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来教大家面对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呢?甚至有老师问,如果没有事实性知识当基础如何来解决问题呢?

关于事实性知识是不是应该有的问题,请参考“你能够倒背《史记》如流吗”的讨论。不是说事实性知识就是毒药,而是说,如果学习的目标就是事实性知识那么,就是毒药,起到的是限制你思考的作用。我说过有的人认为“面对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第六个馒头,“事实性知识”是前五个馒头,不吃前五个,第六个没法直接吃,也不能吃饱。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我们上来就围绕着这个第六个馒头来设计教学,尽管没准还是要铺垫一个馒头,但是至少不会需要先连吃五个——早就吃腻了,吃吐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人非得说前五个馒头很重要。真的,它们不重要,除非它们正好可以来帮助你吃好和消化好第六个馒头。那么,教学中的第六个馒头到底是什么,怎么教?

从馒头这个目标来说,就是每一门课程的大图景:典型研究对象、典型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和其他学科以及世界的关系。从吃馒头的过程来说,就是需要让学生来体验面对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其实也就是下面这几个关键词:学科大图景、理解型学习、系联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做中学、以项目或者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有老师说,让我举个例子。在课程设计上的例子,可以看例如我们的科学和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学会学习和思考”的课程设计原则。也可以看下面的一张概念地图:Sci&SciEduModule

在具体怎么教环节的例子,可以看在“你能够倒背《史记》如流吗”两个例子的对比:六个馒头的问题和钢琴的八度之间有几个黑键。

在第一个例子中,孩子没有学过除法,甚至连减法也没有正式学习过。这个时候,当我问,六个馒头,每天早上吃掉三个,可以吃几天的时候,孩子就是通过思考这个过程来解决的:竖起来六个手指,然后每次摁掉两个,问摁了几次,发现三次。而且更加宝贵的事情是,第一次思考了很长时间以后,给了答案,却告诉我,“我忘了怎么想的了”。这说明,肯定是当场想起来怎么解决的,而不是之前就会了的。如果仅仅从答案是否正确的角度来说,当然,学习了除法就更快更准确。但是,学习数学是为了学会用数学来思考,而不是学会做四则运算!这是学科大图景的问题。把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在尝试解决。甚至转化这一步比解决还要重要。而这样的东西,如果先交计算,再企图让孩子明白计算的用法,就完全学不到了。而且,更加悲惨的事情是,这个过程不可逆,一旦被教过计算,那这个用计算的含义自己来构建这个计算和计算的规则的过程就没有了,于是,也就失去了学会面对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在第二个例子中,孩子除了依靠对钢琴的记忆,然后数数之外,基本上就不可能做到理解型学习。具体的这个问题的理解型学习的困难见“你能够倒背《史记》如流吗”。

当然,如果选择目前还真的没有答案的问题,一起来面对和研究,是最好的。但是,第一,没这么多合适难度的没解决的还适合学生的问题;第二,也不能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那怎么办?我们可以把学科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当例子,回到这个概念在提出来之前的情景,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一点点启发,然后让学生体会这个概念提出的过程,让学生去痛苦,去失败,去成功,去快乐,去获得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和信心。甚至,我们可以帮孩子们准备好求解问题的设备(例如AI、电脑、数学软件、google等等)或者直接帮孩子们求解问题,只要问题明确以后。这样,强迫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在面对现象、提出问题和提出大概的解决思路上,而不是实现解决过程。

这个过程其实不难,如果你有心的话,你可以把大量的知识的学习都变成这样的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经历痛苦快乐失败成功的过程,一个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学习者的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灌输。有一个老师说,

有时候,没有“有意识”的心,就根本迈不进去。
有时候,迈了进去,没有“发现”的敏感心,就白走一样。
进去了,有了敏感的心,没有团队,就越走越孤单。
越走越孤单的时候,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就等不到好结果的一刻。

说得很好。这样的实践者肯定不容易,肯定不如拿起一本书一本教材一套习题集来教的老师容易。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突破不都是要忍得住孤独的心、强大的内心世界、合适的方向、适合的能力,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来完成的啊。像“教学”这么重要的事情,其突破那更加就应该如此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个公众号WeChatPub,有老师们的微信讨论群,有《学会学习和思考》的课程,有《教的更少,学得更多》这本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