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语文的“分析阅读”

今天心儿读课文“春潮”,读到其中的“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是这样读的“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显然,读课文被当做了识字,而不是领会和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问为什么能够这样说。任何时候,“是什么”和“为什么”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然后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个动机的问题,以及“我喜欢吗,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个评价性反思性的问题。既然没有领会意思,我让心儿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滚滚”就是会在河里翻滚的意思,“春潮”就是春天的潮水,“坚冰”就是坚硬的冰,“击溃”就是打碎了,“淹没”就是水盖过东西,“迫使”就是强制让怎么怎么做,“驯服”就是听话听指挥服从,“残冬”就是剩下的不多的冬天(残就是不全的,剩下的,的意思),“一起向远方流去”比较简单,但是“远方”是遥远的地方的意思,具体这里指的什么还是一个问题。于是,大概说来,就是这个意思,“在河里翻滚的春天的潮水把坚硬的冰撞碎了淹没在了河水里,强制使得碎冰听话地和剩下的不多的冬天一起流到遥远的地方”。

这里面,除了前面用到的,一个一个词来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之外,还要明确“它”指代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字词本身的问题的一些因素,例如“迫使”这个词是不是懂,“残冬”这个词是不是懂。当然,进一步分解(分解成更小的单位能够更好地联系已知或者联系其他的词,从而通过联系和对比来明白这个被拆开的东西,然后合起来。分析-综合-联系,绝对是重要的思考方式,不管科学还是语文,艺术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例如“残冬”就是剩下的冬天的意思,就是残和冬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可以更好地解决字词的问题。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意义的理解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它”到底指代什么,这个是需要从意义上来理解的(从句子结构上也会有一点帮助,但是,主要靠意义上的理解)。

这些都是小问题,更加重要的问题在于经过这样的理解和自己表述,就可以发现,“迫使它训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是不对的,“地”和“残冬”一起流向远方,这个是完全不能被理解的。于是,需要尝试其他的解读方式。当然,针对这一句话,找出来正确的解读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情在于知道意思——碎冰和残冬一起听话地流到远方——以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它们俩都能够流到远方,远方是什么地方?这个时候,其实就注意到,这里有一个藏起来的比喻,把时间比作河流这样残冬就成了碎冰的类比,一个沿着河流向遥远的地方,一个沿着时间的河流向遥远的地方。这个时候,也就明白了远方的含义,大概从河流来说就是真的是遥远的某个地方,但是从残冬来说是某个时间上遥远的地方,反正不是时间上的现在不是地点上的现场了。

我记录下来这个例子,就是要展示一下分析阅读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分析阅读是重要的。第零、语言文字的事情要能够解决的尽量解决,但是,遇到不懂的文字不用害怕,可以通过分析阅读来对付。甚至,一开始理解出错了也不用害怕,还是可以靠分析阅读来对付。只要学会做分析阅读。第一、分析阅读的第一步,对照着每一个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遍,其中代词(你我他它她你们我们他们它们她们这个那个这些那些此彼)一定要把指代对象明确找出来说出来。第二、分析为什么这句话能够这样说,这个意思能够自圆其说吗?第三、作者说这个的意图。第四、我喜欢吗,我同意吗,我觉得有道理吗?

以后有其他例子的时候继续展示什么是分析阅读。当然,语文课,除了分析阅读,能够并且喜欢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思考,是更加重要的目标。以后有合适的例子的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