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约9岁的时候,第一次给父母做了点心(浙江农村习惯在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吃一顿加餐)送到了他们干活的农田。我还记得他们很开心,但是也非常吃惊。问:你怎么知道如何做梅菜馅饼的啊?其实,我忘了加肉了,只有面粉和梅菜。不过,确实也挺厉害的。我说:我喜欢吃,平时看看妈妈你做,就会了啊。
我还特别喜欢吃鱼,所以做鱼也是我很早就看会,并且通过自己尝试——自己去钓鱼自己清理自己烧自己吃,就学会了。所以,主要就是看和尝试。当然,有的时候还会尝试一些不是看到的,而是自己想的,就有可能会更好吃了。当然,一般更难吃,直到尝试出来一定的境界——对做饭的理解的境界。现在回忆起来,我从小就是一个吃货,也是一个科学家。
顺便,题外话,如果一定要说一下做饭的境界的话,大概有下面这些。第一、一定要有主要的味道,这个通常是咸,有的时候是甜,很少的时候酸也行,或者这几种的组合。第二、一定要让食材自身的味道和主味配合起来,在主味还是主味的前提下,能够突出食材自己的味道。例如,鱼一定要降低腥味但是保留鲜味,不要用其他味道盖住它。当然,也有违反的时候,例如酸菜鱼。不过那个时候,其实酸菜是主要食材,本来就应该让它的味道做主。第三、有一些食材的使用经验,其实大部分时候就是食材的特点,是很有用的。例如蘑菇由于有大量氨基酸可以替代味精。例如好的黄酱和酱油有的时候可以替代一部分盐,并且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第四、某些前人已经积累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思考为什么管用。例如葱姜可以去掉腥味、鸡蛋打发的时候可以考虑加入柠檬汁几滴、腌制牛肉鸡肉要做好按摩松弛、还有菜谱(食材的组合是烹饪的顺序手法)之类的。学习经验是一方面,思考然后可能推广和借鉴是另一方面。好了,再写下去这个帖子成了做饭帖了。后来在东西双方料理的影响之下,就更加成了带思考的吃货科学家(实验者)了。
回到主题,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最主要的原则是“看在眼里”和“做实验”。其实,课程的学习也一样,把老师怎么做的“看在眼里”,然后“自己来尝试,来实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看在眼里”呢?这是我今天这个帖子的主题。
今天心儿做了一件我经常做的事情,没做好,被我说了。其实,我不应该说,我又没有教过她要做生活有心人,看在眼里,没有教过如何看。那么,到底如何看呢?跟我的理解型阅读和理解型写作一样,WHWM——问What、How、Why、Meanginful这四个问题:他在做什么?他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做这个?如果我来做会怎样,这事对我有意义吗,我要学习和思考吗?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问: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个信息(通过例子、其他概念等)如何构建起来的?为什么传达这个信息,为什么这样构建?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喜欢吗?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问:我要传达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个信息我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为什么我要传达这个信息,为什么我要这样传达?对我的读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有合理性吗?
在设计一个专业、一门课程甚至一节课的时候,我们问:从促进学生理解学科大图景和学生以后自己学习的角度,我要传达什么信息?这个信息是如何构建的,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背景?为什么我要传达这个信息,为什么我要这样传达?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能够促进理解世界理解学科深入思考吗?
阅读理解作业:这个帖子的主要信息是是什么?作者如何构建的这个主要信息?构建的逻辑上有什么好的地方和缺陷?作者为什么要传达这个信息?有没有一个这个信息本身之上的,一定意义上更重要的“母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出这个信息的信息)”?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