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课和上大学的目的,让金课从硬课开始

我自己的课都是以“教的更少,学得更多”的理念来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就是:学科大图景、理解型学习。主要操作方式就是把一个学科一门课的大图景(典型对象、典型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和世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整理出来,然后选择最少的概念和例子,来体现好这个学科大图景。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学生怎么自学呢,通过布置作业,然后学生做作业的时候重新回忆课程内容、看书、做题。一般来说,有技能性任务(例如计算或者画图)的课程会布置大约五道题每两周。按照中等学生的情况来估计,每道题大约五小时,加上看书和复习时间,以及有必要的情况下找助教、老师、同学讨论的时间,大约每两周需要40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基本上是理念性的课程,则基本上每两周一本书要细读和做读书报告,每周一本书要略读。时间消耗上,也差不多是每周20小时。期末一般来说还要提交一份课程大作业。

这样的课程负担,跟国外学校比起来,是偏少的。我自己在UBC上学的时候,第一学期选了三门课程(量子、场论、电动),主管研究生的系主任就找我谈话,说你确定能够同时学习这三门课,请你在两个星期之后来找我一趟。当然,我的情况特殊,内容都是已经学过一遍的(当然,实际上,通过UBC的研究生课学到的内容深度和加深的对世界的理解,还是远远超过我在师大的研究生阶段学的这几门课的)。但是,就算这样,每一道场论的题基本上还是要花5-10小时,然后,每周3-5道这样的题。电动的题稍微耗时少一点。量子倒是能算的就容易算,不能算的就不会出成作业题。就这样,也是大约合起来每周40小时以上。对于大多数的内容上没学过的学生,要是选这样三门课,还要加上搞懂内容的时间,我怀疑得差不多每周60小时。这样的话,确实,系主任要来关注一下了。

就算有再好的老师,每一门课,也基本上是自己通过“在老师引导下的”自学(看书、做作业、和老师助教同学讨论、运用)来学会的。如果老师能够给你在大图景上的引导,加上合适的学习材料和作业的选择、作业的反馈、参与讨论,那么,这已经是了不起的学习的机会了。我还记得我在师大上本科的时候自己做吉米多维奇和它的关于线性代数的兄弟习题册,以及自己拉队伍做数学模型(队伍的指导老师狄增如也是我们几个人闯进门拉进来的,而且一拉就进了)的岁月,以及在理科一阅览室白老师帮我们选书以及问我们“今天你们考完试了,你还在阅览室带着干什么”的日子。

可是,我回来以后,自己当老师的时候,发现,学生们可基本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希望一门课就是老师在黑板上讲讲,他们坐着听一听,最好没有作业,最好考试的东西都是可以在期末的一两周之内记住的。我不知道对大学课程的这样的期望是哪里来的。我也不明白,如果是这样一个期望,那来上大学做什么?这样的讲座或者偶尔一两次课是可以有的,启发你思考人生,认识世界。但是,如果是课程,则还需要下真功夫,因为就算启发了之后,还需要真的下功夫来真的理解世界才行:之前人类文明的积累,不管是知识还是思维方式、分析方法,总要成为你认识世界的基础才行啊。我不知道,如果大学的学习都是符合这样的期望的课程的话,开设大学做什么?

学生把珍贵的时间拿出来,家里还要出钱,如果像国外一样的话还要付高额的学费,然后,就是为了能够舒舒服服地把日子过完,管它能不能学到东西?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很不划算吗?

学校把学生们的时间花掉,还要雇佣大量的研究者来讲课,还要投资各种软硬件设施,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把在大学的日子舒舒服服地过完,管他能不能学到东西?大学呀,你不觉得这很不划算吗?

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学成了这个样子,大学生成了这个样子。大学呀,那些极少数能够坚持上硬课的老师,能够把学科大图景把握好讲出来,甚至还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研究者对这个学科的热爱的老师,是你难得的财富。大学生们,那些极少数能够真的把时间投入到学习(和学习之余的玩乐),企图领会到这个学科是什么,甚至看一看我喜欢哪个学科喜欢做什么的学生,是你们之中难得的想清楚的人。

由于学科的差别,从内容上来衡量一门课是水课还是金课是有难度的(当然,有难度不是就不能做,还得做。例如看内容是不是体现学科大图景之类的),但是,从学生学习工作量的形式上,很容易看出来,并且很容易执行:这门课学生的作业量必须超过某个底线的时间(例如20小时每周)、这课都必须有正课时间之外的学生必须参加的习题课。

当然,一部分的水课也是要存在的。但是,建设金课,或者至少“硬课”就可以从这个形式上的要求开始。

《硬课和上大学的目的,让金课从硬课开始》有4个想法

  1. 老师你好,可惜这些问题在我多年毕业工作以后才想清楚。也是在我突发想到,“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加法是怎么来的”才进到您的博客。我安慰自己说,认识世界也不一定要到大学课堂里去,是否还可以作为一个兴趣去持续但可能没那么深入了吧

  2. 吴老师您好,我在今年夏天参加了北师大脑所的夏令营。那时的我极其焦虑与紧张,所以最后结果也不太好。不过在师大的三天里我和另一位参加系统科学夏令营的同学住在一起,他跟我讲述了自己面试的情况,以及什么是系统科学。回学校图书馆查这方面的书,找到了您写的《系统科学导引》第一册,然后就跟到您的网站了。

    因为上的中外合作,当初想法是冲着能上211去的,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大学里基本上重新认识了世界,先是在得到“假学习”了很长时间,然后关注了“孤独大脑”老喻,喻颖正的公众号(不知您是否认识?:))。可以说喻老师给我看了另一个世界,概率,贝叶斯信息更新,人生算法等等。因他文章里多次提到了大脑的复杂性,这我也渐渐把职业选择在研究大脑上。

    我想造成您描述的大学的现象,原因有很多。比如,上学时大家都是为了“集邮”而去应付考试的,很少去思考知识对自己的意义,也不清楚自己以后要干嘛。比如,学生在高考前被保护的很好,知识都是被嚼碎了喂着吃。比如,社会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牌子”的鄙视链,让大家都冲着好学校而非适合自己。比如,家庭教育理念等等。我想,即便是告诉学生们,学习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是为了让自己体验更好,是为了进行创造。他们肯定会赞同,但大部分人过不久就忘,极少有人实践。(就像大数定律一样,被自己的习惯牢牢锁死)

    我很幸运在大学还没结束,就遇到了老喻和您的文章。这个世界充满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我也并不会把目标定死,而是随着变化进行调整。聚焦到当下能做的,想做的是去实践您所说的“系联系思考”和“批判性思考”,重学数学和物理这样坚实的学科。

    再次感谢您的分享,这帮助我很多。

jinshanw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