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华附小的苏轼研究:论技术、问题和功利

昨天晚上,我们的“Teach Less, Learn More”工作群对清华附小的苏轼研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在开会,本来委托另一位老师来整理的。但是,今天偶然开会开小差的时候看到其他几个帖子,我就忍不住想来蹭蹭热点了:批判和支持两方都忽视了一个点——对于一个研究工作是提出问题更重要还是技术实现更重要。

首先,我同意老师们的理念,做研究,做中学,是学习的好途径。学生学会从现实中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借助其他手段,解决问题,是教和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培养问题提出者和解决者。因此,让孩子们做研究性工作没有错。就算这个研究是看起来非常不可能由当前的学生们完成的,也是可以布置的。因此,我不同意反对派说,“问题太难了”。什么对象都可以拿来研究一下试试。答案的对错是第二位的,把问题明确化(从一个研究对象变成一个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时候还要了解文献),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撰写报告,这个过程是第一位的。其中,提出问题、问题明确化,甚至形式化(例如变成一个可计算的数学问题),又是第一位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确实,只有从欣赏其他人的研究,以及自己尝试研究中,才能学会提出问题和问题形式化。

不过,问题本身是不是孩子们明确化的,形式化的,变成可执行的计划的,这个更加重要。因此,其次,我也同意反对派的意见。这个作业有问题,有越俎代庖的问题。

但是,我不同意反对派认为越俎代庖的地方在于,“技术可能太难了”,所以,“不一定是孩子们做的”。如果问题是孩子们提出来的,家长老师仅仅提供了研究对象和有限的启发,则就算我自己来帮助孩子们编程序,孩子们是我的老板我的指导老师,则完全没有问题。我会非常愿意给孩子们提供分词和词频统计的算法,提供苏轼的诗词材料,提供统计作图的软件算法甚至我给孩子们来做图,而且不强求署名——这里没有我的脑力贡献,只有体力贡献。当然,署上名字我也不反对。

再次,我非常同意,这些研究确实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我们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不能为了展示工具而研究,不能为了展示刀工而做饭——如果刀工不能使得饭更好吃,则这个刀工就是废物,除非人们从艺术表演的角度来欣赏。大多数得到的结论都是描述性的,而且按照网上的批评,还是基本上都能够通过看一下苏轼传就能看到的描述性知识。那么,这就是耍刀工,就是老舍茶馆的六手连弹——看起来好看,听起来,还不如我自己一个手来弹。

顺便,能够计算16位数的15次开方,能够写下来“hui”读音的100个字,都是耍刀工,你都可以问“如此,又如何”的问题,充其量是一个计算器或者字典,远远比不上google,甚至百度,甚至手机。再次强调,不要比刀工啊,我们想让孩子们学会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当然,必要的时候,学学技术来实现计划也可,但是,运用工具和“我的爸爸”也行。

最后,我想提出来,除了上面已经强调的提出问题和制定计划最重要之外,千万不要给这样的研究工作一个功利目标。不要用它来当做升学的参考甚至标准,不要用它来衡量学校的教学水平,不要用它来逼迫孩子们。只要让孩子们玩玩,这是很好的事情,无论什么研究对象。同样的,奥数,是很好的东西,如果取消奥数的选拔人才、升学、显耀孩子家长学校等等一切功利功能的话。

看起来,我好想真的是蹭热点的,还把双方各自打了50大板。但是,你仔细看,不是这样的。第一,技术上“我的爸爸”的参与不是问题,问题看起来太难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不是孩子提出来明确化形式化,研究计划是不是孩子制定,才是问题。第二,不要让这些执行中的缺陷毁掉了探究式学习的声誉,真的是好东西。第三,请老师家长教育家管理结构自觉,不要去给这个学习方式加上功利功能。

希望这个讨论能够促进研究性学习的采用、推广和真正发挥作用。其实,不管支持或者反对,能够在网上表达出来,都是好事,只要为了使得以后这件事情能够做的更好。

好,蹭热点完毕。尽我大致浏览所知,我说的一二三还应该没有被其他人表达出来过。就此安慰一下,不算完全蹭热度。

我是十步:吴老师开放了权限给我,说是让我来继续修改完善。认真读完吴老师的文章之后,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插进去修改。但是,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观点,放在这里可能比评论更容易被人看到,还是用一下吴老师提供的特权。

首先,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是高度支持学校组织这样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或者说探究性学习的。不要说小学生没有能力搞课题,没有能力搞研究,越是小孩子越可能有问题,越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和研究。有人说,可怕是“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可怕,就要给孩子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享受探究的乐趣;如果怕“课题”“研究”太严肃了,换一个说法“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综合性学习”也是可以的。而且,难度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不都是要高难度的。

第二,虽然是根据小学生的水平来确定,但是还是要像科学家研究一样来进行探索,从“提出问题”到“设计研究(实践)”,再到“分析总结”“汇报交流”的完整过程都要经历,而且主人公应该是孩子,不能由教师和家长来包办。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前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是最真实的学习,也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才是真正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吴老师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就是要从小提供机会,教学生如何从生活(现实)中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但遗憾的是,从目前一线实践的情况来看,事实上这次清华附小也一样,重点放在了三和四,尤其是第四点很吸睛啊,也引起了全国的媒体热炒。而媒体们的热炒,不管是支持的,还是批评的,正如吴老师“洋洋自得”的感觉,绝大部分都没有关注到如何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规范问题、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程序与策略。事实上,大学里做研究的导师们指导的重点就在于帮助研究生确定研究的问题,至于具体的实践(实验操作)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三,关于家长与教师参与的问题,这也是媒体热炒的重点,我在昨天的群内讨论中就明确提出:支持家长参与。但是,参与的度要把握好,可以给孩子一些启发与点拨,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孩子优化和美化汇报成果(这样会给孩子更多的信心);但家长不能包办,不能代替孩子学习。吴老师则直接从是否由孩子确定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分解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策略来探讨家长的参与问题。受吴老师启发,我觉得的确如何,家长和教师参与应该受到鼓励,但不能包办,而是启发,帮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去发掘具体的问题,帮助孩子提高如何提出问题的能力。当然,这样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手把手教,到适当放手,再到彻底放手,应该有这样一个程序(感谢陈品德教授,这是他一向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是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初开始,家长与教师们参与深一点,也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个时候也可以实事求是,问题简单、简化一点。

第四,关于功利的问题,我也反对,不能为了功利而开展探究性学习。但是,又不能完全说清华附小这样做就一定是功利。虽然说他们有过于炫耀技术流的地方,有宣传博眼球的地方;但我们都知道,形成热潮更多是媒体的炒作,这一点必须要了解;而我们在基层在一线教育都知道,如果只是默默做,没有任何的交流与宣传,自信与资源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特别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其评价方式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展示与交流,让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也是一种评价与研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清华附小的确让更多人关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让更多的人来思考与讨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