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和概念地图用于机器学习”学习小组

有一些研究工作,例如文章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自然语言处理,需要尝试一些新的分析算法。受到最近照片分类的工作的启发,打算用机器学习来试试。这个学习小组定位在理解了的工具的层次,旨在自觉自发地创造性地运用机器学习来处理自己工作中的问题。

学习材料整理,见小组目前的成员的博客,以及本网站上的相应论坛

把学习小组的要求提一下。小组成员分成两种类型:严肃的学习者和贡献者、感兴趣的人。对于感兴趣的人,我们不提非常明确的要求,仅希望积极参与讨论。学习者和贡献者需要做报告,报告之前需要提前阅读(听课)和准备。准备工作需要做好总结(图形化,推荐概念地图、思维导图):整体思路、重点问题和项目的联系(也就是应用的问题)。所准备出来的材料最好事先先传到小组的网站。

希望有兴趣的严肃的学习者来参与。

“Teach Less, Learn More”体系课程设计的学习材料

我打算找一找少数几个学科上有深刻理解,对教育有心的老师,来实现我提出的只关注学科大图景(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教给学生尽量少但是尽量深刻的内容和内容的理解和组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用自己对学科的热爱影响学生的,所谓的“Teach Less, Learn More”的体系。

下面是学习材料。我对参与这个项目的老师的要求和期待非常高。我希望靠这个来探索新的教学体系,改变中国的教育,走出培养创新性人才,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道路。

读书报告需要包含概念地图和文字总结。内容上需要有总结,思考,和结合自身经验的体会,目的是反映:我读过,我想过,我有所得。可以参考这个例 子:读 《教育的目的》的体会

如果有兴趣,读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这两本书。都可以从网上买到。顺便,如果你去下载一个读书人app,上面有我对这两本书还有我自己的《概念地图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介绍。除了怀特海,你还可以看看Kolmogorov认为“数学学什么教什么”

  1. 读吴金闪《概念地图教学和学习方法》。书看完之后需要做读书报告。
  2. 反映教学思想的Ted Talks整理(前12个必听,每一个15分钟左右。每一个听完之后,需要做概念地图并且用一句话总结主要内 容):http://www.systemsci.org/jinshanw/2016/01/05/jinshans-ted-talk- playlist-on-eudcation/
  3. 3、反映吴金闪的教学革命的理念的:关于学会学习和思考的对话为了理解世界而学习,为了发展自我而学习读 《How not to be wrong》:乘法表该教吗?什么是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关于如何设计“Teach Less, Learn More”体系的课程的对话

  4. 我们的工作内容,Teach Less, Learn More体系下课程设计的例子:见《概念地图》书里面案例的章节,同时也可以在这里找到——“Teach Less, Learn More”课程设计举例:量子力学。这个体系的核心是要精简,教的少,教得深刻,有目的。关注学科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对一门课程先解构到底(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典型思维,逐步分解,一直追问为什么,联系是什么),然后,按照教的少,教得深刻有目的(目的围绕大图景)的方式重新建构这个学科的概念体系,并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彻底解构和重构,关注联系,选择关键,这忽然让我意识到,其实这个概念地图教学法应该被称作“系统科学教学法”:彻底的还原论、完全的整体论、相互关系、关键因素。原来我提出和喜欢这个体系的深层次原因是我是一个研究系统科学的人。
  5. 工作方式和计划:理解这些教育理念和设计思想,具体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然后选择一门课程来做设计(目的、大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 教、为什么教这些),然后做教学实验。教学可以结合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教学需要非常鼓励思考反问。其中,我和这个队伍中其他人的作用,在理念上你 可以找人讨论,在具体内容和思维方式的选择上,有一双双批判性的眼睛,其他经验的分享。
  6. 以后出公开课、视频课,出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案例,影响更多有才能有思想的老师来参与,转变更多一般的老师来做视频课程的教练。

刚才跟一位老师讨论,说起来这个系联性思考的思想有没有研究工作的例子。我把我们的这方面的两个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列在这里。其实,我的大多数研究,都采用的这个思想——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效果,用这样的方式来考察个体、个体周围乃至整体系统层面的一些问题,仅仅具体系统上发展起来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不一样而已。

  1. Input-output analysis and Scietometrics published by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 Network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published by PLOS ONE, covered by a BBC story here

让我们一起来make a difference。

关于如何设计“Teach Less, Learn More”体系的课程的对话

我打算找一找少数几个学科上有深刻理解,对教育有心的老师,来实现我提出的只关注学科大图景(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教给学生尽量少但是尽量深刻的内容和内容的理解和组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用自己对学科的热爱影响学生的,所谓的“Teach Less, Learn More”的体系。

以下是xiang和Jinshan之间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xiang正在审阅中。对话做过前后几句话的合并,非常少的编辑。括号中的内容是后来添进去的。通过这个对话,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想做的这个新的教和学的体系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

Guotsing:各位老师好!金闪教授想找几位深刻理解学科的老师来培养,亲自教授概念图学科整合技巧,欢迎大家推荐老师,也欢迎您本人参加!

京京 :谢谢赵老师把我拉进这个群。概念图和学科整合真是迫切需要。

xiang:太好了!

茜 :迫切需要。

Jinshan:看来几位老师都知道我和赵老师抓大家来的目的啊。

xiang:”概念图学科整合技巧”太吸引人了!

Jinshan:嗯,我们的目的是,在你们这里实现“概念地图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实现我提出的Teach Less, Learn More的教学系统。关注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典型思考方式。增加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感情。然后,也学会学习方法。

xiang:嗯,同意!

Jinshan:因此,最关键的任务,是找出来哪一些要教(然后怎么教),为什么要教。把需要深入地教的东西和纯粹知识性的内容分开。选择尽量少的东西来教,而且要教的深刻。从是什么转向关注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要教。我管最后这个叫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所以然。给学生一个欣赏和理解这个学科大图景的机会。具体例子和具体知识可以每一个年级不一样。但是,学科的基本问题,典型思考方式,要贯彻。给一门课程,做一个设计,来实现这个意图。我会给你设计的例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鼓励理解、欣赏和思考,引导思考所以所以然层次的问题。最好能够结合项目为基础的教学。完毕。理念就这些。我会举几个例子。更完整的例子在我的书里面。我也会布置大家去看。我希望通过合作能够建立一批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怎么教,的示范课程。培养独立思考者,培养社会公民。具体怎么做,我们稍后讨论。我的概念地图的书可以在 systemsci.org/jinshanbooks看到。我要说的先到这。

xiang:请您举例说明。

Jinshan:例如,数学大部分时候在教如何做运算。这个是完全不对的。数学是给思维准备语言的学科,使得思维形式化,精确化,可交流。数学还为描述自然和社会准备概念和结构。于是,问题成了,如果我们为了体现数学以上的特点,我们教什么,怎么教。不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学,我称之为无脑教学。

Guotsing:吴教授是量子物理学家兼教育家。我看到novak是这么介绍的。

Jinshan:呵呵。

xiang:您对化学学科的6个核心素养:宏微结合,分类表征,模型认知,变化守恒,实验探究,绿色应用。怎么看?

Jinshan:太多。

xiang:原来是3个维度,现在是6个核心素养。即将出台的新课标是6个核心素养。

Jinshan:化学我还没有仔细整理过。不过,随便来说的话,应该要体现——化学是研究元素通过电子组合结构的变化来看物质的性质的科学。强调科学、电子和物质(也就是分子)这几个方面。所谓科学就是,从现象——包含现象的复现确认和分类,不过后者不宜太强调——找到模型描述。所谓电子的组合结构就是理解化学现象的核心。所谓物质就是化学里面一切围绕着分子结构来说。

xiang:化学是变化的科学。”化”学而非”变”学。我自己对”化”情有独钟。

Jinshan:是的,电子结构就是这个化。化学课程就集中在这少数几条。所谓科学还要强调实验的核心地位,还要一定程度上可检验。如果是这三条,你随便说说,化学课程的内容如何选择?

xiang:从实验现象到科学本质是分析推理,从表观到模型是抽象思维……需要老师”内化”,需要学生”内化”。这是我对”化”的理解。

Jinshan:嗯,典型思维方式上,推理,从现象到模型的抽象确实应该是重点。

Guotsing:表示只能旁观看热闹。

xiang:科学方法论当然选择典型因素典型性质做载体。即实验科学。

Jinshan:现在在内容上,假设,就是我说的三条,加上你说的思维的一条,抽象化模型化思考,合起来就是:科学(其实包含实验的地位、模型化的思考),电子和分子。那选择哪些内容,举个例子。为了体现这些,怎么办?当然,是不是具体就这几条,可以再讨论。现在假设就这几条。请继续接受挑战。可以非常具体,没准我还记得化学知识的。

xiang:一个例子肯定不能都体现。我可以选择红酒中SO2含量测定(请补充一下,为什么测,大概怎么测,要注意什么,要体现什么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有实验设计,有排除其他干扰(比如对比,比如建立标准曲线)。在氧化还原性质中就是对电子反应的认识。

Jinshan:嗯,非常好。够具体,也能体现思想。现在,再稍微理论一点,找找知识上的某些核心点。

xiang:其实,我觉得化学是科学,电子,分子,还都是科学层面的,这个”化”还有从科学到人文,到社会的意义。

Jinshan:这个可以有。所以要考虑项目为基础的教学。从科学拓展开去。不过,现在,先忽略。只考虑如何体现以上三点:实验科学、电子、分子。生活中的化学显然是非常好的主题。但是,先放一下。

xiang:我们学校是有项目是学习实验班。以电池为主题是否可以。双液电池模型就很好。二附中2011年开始做项目课程。化学研究就是由少得多,个案到规律。

Jinshan:很好啊。不过,项目应该是辅助,概念体系的建立,大图的建立,概念的理解是根本。继续接受挑战。知识上的核心点,试着找出来几个。实际上,我希望大家完成的就是你被(吴金闪)迫面对的这个过程。定根本目标——选择内容,教学中体现和鼓励思考,结合生活或者理论来做项目学习,教学中还要体现学习方法。目标要少要深刻,内容要少要透彻。目标要集中在大图景(基本问题,典型思维)和学科情感上。当然,我也会有一些方法和经验,可以分享。这是一个从大到小的整个的一个教学体系,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现在,继续挑战吧。

xiang:您能举个例子吗?

Jinshan:例如,在知识上,我会把元素的原子模型,尤其核外电子,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然后,考虑核外电子在各个(还可以从“个”到“种”)物质(分子)上的体现。然后,我会把分子的概念的建立,分子在物质性质上的含义,放在更加重要的地方。通常所说的物质的性质和分子这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会被强调。我先举这些例子。你来批判和反思。

xiang:“例如,在知识上,我会把元素的原子模型,尤其核外电子,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部分内容在中学被削弱了……不知何故?“通常所说的物质的性质和分子这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会被强调”。这个是指性质和分子结构吧?

Jinshan:第一个问题,课标的指导思想追求简单。这是错的。不能深入就不能浅出。第二个问题,是的,是指性质和分子结构。但是,还要更强调。例如,还要问,为什么不是原子层次,元素层次,而是分子层次来承担。也可以换过来问,为什么有了代表物性的分子了,竟然还需要原子?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一定要有多与一个的角度和层次。Feynman说的。不明白核外电子,那么,化学就成了记忆为主的学科了。不像科学。

xiang:我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学科本位与人本位是两个观念。(要结合,而且可以结合,就是不要害怕挑战)

Guotsing:我的书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信息删减后导致结构不良,反而会增加理解的难度。我说过人和人要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才能真正成为好朋友,哈哈。

Jinshan:那给你布置任务咯。你已经基本了解我的想法和目标。现在,学一些方法,然后,跟着我的思路,再问的更加深一点。接着,设计一门课程。最后,开展教学实验。学习方法和更深的思考,我有一些材料,见“Teach Less, Learn More”体系课程设计的学习材料

Jinshan:学习完了这些材料。然后,你来设计课程,我来批评。如何?再考你一下:为什么有了代表物性的分子了,竟然还需要原子?给每一个分子一个符号不就行了吗?

xiang:好啊。

Guotsing: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可能是熟悉的陌生人,如同背过的一遍书一样。一起出趟差,就有了多一层的认识,如果孩子在一个班,关系可能就铁了。学校里的题海战术,只有一层连接,如同熟悉的陌生人。教学情境创设,要多视角。

xiang: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题海战术。

xiang:只是表观,而非本质。原子才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本质是分子破裂新分子形成。

Jinshan:还可以更深刻。你回答了为什么。再赞一个,确实有思考,有思想。继续,更加深刻。我需要你思考为什么的为什么。提示,联系什么是科学。

Jinshan:我给你答案咯。本质上,是因为科学在简单性,统一性,和尽可能可理解性上的追求。没有原子,化学也可以比较成功的,例如,至少,可以是物性字典。能完成大量分析化学,甚至一部分新物质设计的工作。但是,不能太深入,也很难超过字典——字典指的是知识集合而不是知识体系,没有理解,没有内涵上的组织——的层次。有了元素和原子,就发现,这么多的物质,可以用少的多的元素来理解和标记,还能指导新物质的设计,后来还发现能够深入到物理。因此,元素和元素周期表,是伟大的贡献。Feynman说,如果有一天,世界即将灭亡,他只能留下一句话给后面的新人类,他就留下:物质由原子组成。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问的是,化学是什么,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什么。我希望我们这个小小的示范性的队伍的思考的层次,都到这个深度。然后,回来设计课程。(实际上,中医为什么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因为没有深入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强烈推荐:魔術般吸睛的滅火方式~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第一名

推荐阅读来自于“康轩文教《魔術般吸睛的滅火方式~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第一名》,其链接地址是https://www.945enet.com.tw/Main/Ha/teach_d.asp?pno=154&dt=A3

推荐的理由:

  1. 指导老师的总结(复制如下):“謝老師在指導學生參加科展的前幾年,一直秉持著教師萬能的方式,認為教師應該凡事都先學會再教給學生,但是這幾年來,他改用相反的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認為指導教師只要知道一個概略,讓學生自己學習,再回來教老師,老師再指導學生如何應用在科展上即可。對於學生的發問,也只提供一個方向鼓勵學生動手試試看。幾次下來,謝老師發現學生會依據自己實作的經驗慢慢修正為正確的方向,而且展現出來的成果比教師想像的還要好。此外,也不要小看學生的能力,利用3C產品查資料他們可厲害呢!”
  2. 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学以致用,体会什么是科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挑战和快乐

关于学会学习和思考的对话,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不要犹豫,联系我们

以下是小白和吴金闪之间的一段微信对话。做过一些合并(前后几句话合起来),非常少的删除和其他编辑。小白已确认。括号中的黑体字是整理的时候添加进去的。我们正在寻找有心教学的老师,又有想像力和对所在的学科领域本身的高度的理解,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培养独立思考者,培养会学习的人,培养学科专家,培养社会公民。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不要犹豫,联系我们。

小白:请教您一个问题呀。

Jinshan:什么问题?

小白:您说我们的大学培养过程中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教的都是零散的知识,这个会不会跟学生对知识的本质和知识的来源有关系呢?比如,如果学生认为知识是确定的,来自权威的(老师),那么学生就认为自己在学习中的角色是把老师讲的知识都背下来,或者装进脑袋?

Jinshan:是的,和小时候的学习习惯以及批判性思维有关。这也是为什么数学物理的学生会好一些。我们这里没有权威,没有主流。

小白:那你觉得学习习惯到了大学还可以改变嘛?或者说我们的大学有对这种习惯改变嘛?

Jinshan:还有点可能,不过不大。我们能够改变那些对这个方法敏感的,已经对记忆性学习不满的。不能改变那些完全没觉得不好的人。

小白:可是你不觉得启发那些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存在的学生嘛?也许他们会突然顿悟啊。

Jinshan:那个只能触动一下,改变不过来的。顿悟都是痛苦以后形成的。

小白:为什么数学和物理反倒会好呐,我觉得这两个学科有很多定律,不应该都是确定的嘛?(思辨和理解的余地的大小不在于结论是否就是确定的,而是在于是否允许和鼓励思辨和理解,是否有权威

Jinshan:因为我们的学习方法和世界观——世界是可以通过一般的(不一定要是权威的)人类的理智被认知的——的问题。我们的知识都是有道理的,可以理解的,不需要记住的。

小白: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问题。那你觉得批判性思维能教会嘛?

Jinshan:可以的,潜移默化。认识世界不是少数“神”一样人的事情(尽管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那些人做出来的突破),而是“我”的事情。

小白:你说为什么我们那么信权威呐?物理学没权威?牛顿不是权威?

Jinshan:牛顿不是权威,只不过是一个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物理学家。任何人的东西都可能是对的或者错的。权威的方式简单啊:老师教你,你记住就行了不要问为什么。

小白:你们物理学对权威的界定是什么?

Jinshan:说的基本是对的人,不用考虑理由。

小白:可以有些定律之类的,不能算一种权威嘛?

Jinshan:不是,第一,只要有新的实验,都可以改。第二,他们怎么来的,我们都清楚。不是没理由就成立的。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讲道理,这个道理包含逻辑、数学和实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物理学的”权威”是实验。一切理论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检验。这就完全没有是谁说的问题。实验是物理学的一切的来源和准则。物理学就是实验加上物理学家的想象力,以及想象力构造出来的理论体系。(没有客观标准的时候才会用权威代替标准,害怕大家思考

小白:哦,我明白了。那物理学科很特殊啊,我原来以为哲学会比较好一些,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质就是质疑嘛。你说为什么我们会在教学中变成老师教你,你记住就行了不要问为什么?

Jinshan:就是偷懒,老师偷懒,学生也偷懒。一直问为什么,我喜欢吗,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

小白:我觉得不光是懒啊,你看了BBC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了嘛,我特别惊讶的是现在的高中生仍然上课时老师不给动,让做笔记记下来,学生从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Jinshan:本质上就是懒和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不想思考或者想不到不一样的鼓励思考的教学的方式。教学不是一份工(例如生产线上的按钮)而已,而是产生思想上的不同的一种行为。大部分老师都达不到。只有这个世界上最聪明和勤奋的人才能来当老师。芬兰就这样。

小白:你这么说有点道理哦,一般有能力的本科毕业就去社会上发展了,没什么想法和特长的才会去当老师。可是你觉得中国的教育要改革应该先改革教师队伍嘛?

Jinshan: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倒了重新来。可是代价太大。

小白:怎么可能推的倒嘛,那么多利益相关者。

Jinshan:芬兰就做了啊,给最好的待遇,招最好的学生。所有的教师都是当年5%的学生。这个重来做不到的话,就只有把合适的老师挑出来,培养出来,然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白:我想再问问,你觉得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然后再让老师们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慢慢改善,可行嘛?

Jinshan:可以的,好几代老师的努力,就可以。Patrick Awuah: How to educate leaders? Liberal arts。这个非洲哥们在跟我做一样的事情。你可以看看。

小白:好。虽然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但是我觉得很多问题的根源在基础教育。但是,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是唯一相对灵活的地方,老师们可以做一些尝试,而不需要指挥棒的检验。

Jinshan:哈哈,第一个要推倒了的就是教育学的学院们和专家们。让所有的教育学研究者自己成为好老师先。还要有自己的专业修养,例如理解什么是物理学等等,而不是单纯研究教育的。(教育是研究何如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老师的教学的效率的学科,自己不是一个东西,让自己为别的学科和人服务才是个东西

小白:我现在博士论文做的就是,同时调查学生的认识论信念(知识的本质、知识的来源),并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来看看当前大学生到底发展如何,你觉得有意义嘛?

Jinshan:有意义。不过拿到数据以后如果仅仅做个统计意义不大。

小白:那应该怎么做?

Jinshan:最好能够做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例如做一轮调查然后总结,设计新问卷,再做调查。然后,最好还有检验方式。例如好的怎样,差的怎样。就是不仅仅是统计数据,而是一个关系性的命题,一个有待于你的数据检验的观点。

小白:我想这么做呢。

小白:我是打算做个象限:认识论信念和批判性思维,看看学生都处在什么象限。然后去分析不同象限的学生的影响因素。嗯,去看看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不同发展阶段,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

Jinshan:呵呵,你的坐标轴的选取要考虑好。基本上无关的因素才行。

小白:什么叫无关的因素?

Jinshan:坐标轴本身需要不相关。

小白:坐标轴不能相关嘛?

Jinshan:就好像一个东西方向一个南北方向。改变东西,不带来南北的改变。反之亦然。

小白:可是如果我就是想要研究二者的关联性,那就不能做象限了是嘛?

Jinshan:那就不是象限这样的描述性研究,而是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Jinshan:你看,不好好学数学的结果。数学不是技术而是语言和思想。

小白:我想重新回去学。

Jinshan: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应该被当做技术来学习,都需要体会其思想。

小白:这点我赞同。其实大学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和语文。

Jinshan:当然,教育学除外:思想和技术两者都不知道是什么。哈哈。

小白:高端黑啊,哈哈哈。

Jinshan:哈哈。关键是把学科当做思想和语言来学,不在于学不学。

小白:数学的思想是什么?用一句话说明物理,物理是什么?

Jinshan:数学是把思考形式化,同时为人类思考和描述自然界提供一些结构。物理就是为这个世界寻找数学结构,或者为数学结构寻找现实世界的对应。两者合起来,用来描述和解释世界的运行。(理解好数学是什么,才能用好,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计算器)社会科学也一样的:就是给这个世界的社会的部分寻找数学结构,从而解释和描述社会现象。就是艺术不一样。

小白:这个解释有意思啊。好吧,学文科的只能膜拜了。所以才要急切的改变我们啊,要知道很多教育的政策都是出自教育学专家之手,学科专家并没有太多话语权。改变了我们就改变了世界。不比推到重来更有效啊。

Jinshan:你们的屁股坐在那里,改不动啊。教育学原则上是社会科学。只不过你们的专家们把它做成了文科。

小白:那现在还划分大文科和大理科呢。

Jinshan:实际上应该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三个大分类。

小白:你开门课,专门讲学科的本质。

Jinshan:按照我的说法,完全打通,取消专业。(只要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科是什么,然后自己做出选择,就是合适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式

小白:但是这个东西会涉及招生、管理等多方面,所以现在通识教育仍然推的很慢。就是感觉教育的问题都是一发而动全身。

Jinshan:现在的通识教育也是假的。看看我的系统科学人之吴金闪博客。上面有通识教育的帖子:通识教育不是肤浅教育。(对学科的理解的要求一点也不能少,仅仅具体知识了解得少一点。绝对不是记住了浏览了很多的知识,而是体验了思考了很多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典型思考方式

小白:为什么文科的学生,从很早就开始习惯了了解是什么,被告知是什么,怎么做,而不是去思考为什么,更少地思考为什么的为什么?不要说懒啊。这个理由太敷衍了。

Jinshan:懒(不用心)是主要的。其次就是思想控制。接着是能力不足。但是,只要老师用心,又有想象力,就能做得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教育独立思考者。

小白: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大学之前的学习主要都是为了高考,所以当时大家的感觉就是背书,背会了就会考。

Jinshan:我从小没有被这么教过:靠背东西来学习。理解,想明白了,喜欢了,自然学会了,而且内化成自己的了。

小白:你是从小就开始思考这些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嘛?这个厉害。是有人教你这么做吗?

Jinshan:是的。没有。在没有瞎捣乱的前提下,我认为,理解型学习,是自然的。所以,教育首先要不干坏事。(不要妨碍了老师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不要妨碍了学生的学习,有想像力的学习,理解型的学习——尽管一开始可能慢点问题多点

小白:嗯,现在的教育干了不少坏事。

Jinsha:我定位的教育科学:力图促进学习和教学,至少不能妨碍学习和教学。就像医学,旨在为病人谋福利,至少不能损害。

小白:很多老师大把精力用于科研,教学就在PPT上教一些事实性的知识。

Jinshan:我称之为“无脑教学”,都应该回家卖红薯。教学的事情,需要的是有心,有时间,还要自己对学科的理解深刻。你是有心人。去学点具体学科。将来可以成为改造教育的力量。

小白:你建议学什么学科?

Jinshan:按照这个顺序试试:高中数学、概率论、微积分(可选)、统计学、python或者R。学习材料我的博客上面有。

小白:我最怕数学了,为什么要从数学开始呢?让思考更有逻辑?

Jinshan:思维的形式化和精确化(数学做位思考的语言,学习数学做为思考的体操)。如果实在太久了,建议学点平面几何。

小白:原来平面几何也对思维有帮助?天啊,我高中的时候就只觉的数学难了,根本没有思考这些问题。

Jinshan:是的。平面几何本身的知识一点也不重要。

小白:不学习知识,只是学习思维方式是嘛?

Jinshan:但是,思维又一定依靠具体知识来学的。

Jinshan:理解公理(假设)、定理的系统,还要明白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就可以了。(忘了说通过练习证明来体会到思考的严密性

小白:好,听你的,我试试,数学一直是我的短板,甚至是我不愿意提及的羞处,我一直认为我是不可能学会数学的。

Jinshan:很简单的。数学是已经在你的脑子里面的东西。

小白:真的嘛?我是觉得我之前被数学折磨的够惨,所以考大学时坚决不选任何要学数学的专业。

Jinshan:等过几年我来建设一个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数学模块。

小白:你现在建立了学会学习和思考的其他模块了嘛?

Jinshan:物理和科学的模块。地球科学的模块是Kip。生命科学是Joel。教育学本来是Ian。化学今年也请了一个。(这些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或者学会像那个领域的专家一样来思考,关注这个领域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典型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提升对这个学科的情感。当然,这些都要通过具体例子来学习。有一个学生反馈说:现在我看到物理书,已经不再害怕或者厌烦,竟然有温情的感觉。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小白:修课的学生都不是原来这个学科的对吗?

Jinshan:基本上都不是。没有学科限制。

小白:我觉得你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门课应该给所有的大学新生必修。

Jinshan:做帝师啊,培养下一代的领导人。跟那个非洲哥们一个想法。(这个帝不是说就直接是最高领导,而是指在各行各业和政府处于引领大家的地位的人。培养独立思考者,能发现和解决问题,会系联性思考方式,有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

小白:嗯,培养他们的领导力。

Jinshan:没有批判性思考,联系性思考,不明白领域专家的思考方式和基本问题,就不可能有领导力。所以,抽象地培养领导力,是扯淡。必须依靠通识教育,而且是关注基本问题和思考方式的通识教育。不能靠记住,而是靠理解和批判来学习和理解。

小白:对,我觉得思维方式非常重要。Ways of knowing。我觉得是改变禁锢你思维的枷锁。

Jinshan:Leadership翻译成领导力这个词不好。容易联系到领导。就像管理学不好,容易联系到管理。(在这里,就一般人从字面上看到的意义来说,领导和管理指的是驾驭人的艺术。这个在我们的课程里面不关心如何培养

小白:那翻译成什么?

Jinshan:引领力?

小白:那照你这么说critical thinking最好也别翻译成批判性思维。因为大家会光关注批判,但是批判性思维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对事实和结论的判断和分析。(确实反思、怀疑更合适一些)

Jinshan:提出发现问题或者问题的方向,找到合适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就是领导力。怎么解决是专家的事情。当然,有的时候专家也发现问题,领导者也解决问题。有专业素养的领导者也是有的。

小白:吴老师,你这是在研究社会学科啦。欢迎加入我们大队伍,我们太需要你了。

Jinshan:呵呵,没空啊。需要找到能够实现我这些想法的人。一起来做。

小白:我跟你一起做!

Jinshan:好。我打算把这些想法都整理和公布出来,找到志同道合的,一起做。

小白:好啊,我觉得肯定会有跟我们有共同想法的人。

Jinshan:改变教学和学习的意义非常大,改变思考更大。多留心。一起来做。

小白:好!我特别想研究如何改变思考。

我们正在寻找有心教学的老师,又有想像力和对所在的学科领域本身的高度的理解,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培养独立思考者,培养会学习的人,培养学科专家,培养社会公民。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不要犹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