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23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1个月前

    语文:抽查背七子之歌
    数学:密铺:一种图形拼起来,中间不留空隙,不重叠。今天发现可以密铺的图形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等
    英语:一篇小对话主要内容是:你在空余时间里做什么?关键词:free  timetomorrowcampingonce a  month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22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1个月前

    语文:偏僻(里大城市很远很远)、腼腆(害羞)、关注(重视、关心)、踪迹(痕迹)、频繁(次数多)、两颊(脸颊)、按奈(控制)、珍惜(珍贵额而又稀少)、叮嘱(再三说过)
    数学:密铺:一种图形拼起来,中间不留缝隙,不重叠

  • 我大约9岁的时候,第一次给父母做了点心(浙江农村习惯在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吃一顿加餐)送到了他们干活的农田。我还记得他们很开心,但是也非常吃惊。问:你怎么知道如何做梅菜馅饼的啊?其实,我忘了加肉了,只有面粉和梅菜。不过,确实也挺厉害的。我说:我喜欢吃,平时看看妈妈你做,就会了啊。

    我还特别喜欢吃鱼,所以做鱼也是我很早就看会,并且通过自己尝试——自己去钓鱼自己清理自己烧自己吃,就学会了。所以,主要就是看和尝试。当然,有的时 […]

  • Recently I came across a paper working on distinguis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a dynamical proces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only data on time sequences (xleft(t-tauright), […]

  • 主要出于整理研究工作实现团队内更好地交流分享的目的,我们建设了研究团队网站——Big Physics(大物理学)。

    网站采用MediaWiki的后台,用分类来组织具有上下级关系的内容,用超链接来组织具有更一般关系的内容。前者相当于概念地图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17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1个月前

    数学:密铺和三角形怎样密铺
    语文:《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我们只学了里面的:《澳门》(词语):襁褓(以前裹着婴儿的棉被)、掳去(抢夺)、梦寐(时刻不忘)《香港》(词语):凤阙(很神圣的地方)、啖(吃)、脂膏(脂肪
    英语:听写、做题

  • 今天心儿回来告诉我学会了鸡兔同笼的计算, 把总头数(例如10)乘以大的那个脚的数量(也就是4),然后减去总的脚的数量(例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16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1个月前

    语文:背课文
    数学:讲了鸡兔同笼问题怎么做。已知鸡和兔子两种东西的总数(脑袋的个数)还有合起来有多少只脚(每个兔子四只脚,每只鸡两只脚),问有几只兔子,有几只鸡。求解的方法是:先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做兔子,这样每个动物都有四只脚。用总数乘以四只脚(因为这时候每个动物都是四只脚)得到脚的数量。再看看这个脚的数量比真实的多多少。多出来的数量除以(left(4-2right)),就是鸡的数量(因为这个时候每把一只鸡看作一个兔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15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1个月前

    语文:听写、讲卷子、抽查背《天路》
    数学:讲卷子
    英语:没课

  • 今天问起来心儿什么是“四舍五入”,回答说“凡是小于等于4的变成零,凡是大于等于五的自己变成零之后往前进一”。这个看起来似乎没错,可能书上都是这么说的。按照这个规则,我出了一个题:对(37)做四舍五入。在这里我特意避开了保留到哪一位的说法。

    心儿回答(40)。我问,这个答案是否严格用了上面的四舍五入的规则。我演示,如果按照这个规则,我们来看这两个数,十位数是(3),小于(4),所以去掉变成零;个位数是( […]

  • 设置步骤

    选择我的站点,找到仪表盘
    选择外观 -> 自定义
    选择站点身份 -> 站点图标
    按照提示,上传图像文件 -> 裁剪(如有必要) -> 选择图像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11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1个月前

    语文:《天路》、《青藏铁路简介》词:霞光(太阳光射出来的彩色的光)、山冈(不高的山)、安康(平安健康)、阻碍(妨碍)、大无畏(什么困难都不怕)
    1 数学:彩排运动会
    2 数学:练歌

  • 扩散一下会议信息。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是技术,也是理念。概念地图可以把技术和理念结合,把艺术和科学结合。

    首届亚太地区概念图大会
    会议网站: http://www.smartchair.org/hp/CMCAP2017c 2017年9月20-22日 北京

    提前提交截止日期:2017年5月31日

    提前提交接受通知:2017年6月10日

    提交截止日期:2017年6月30日

    接受通知 […]

  • 一直我都在培养心儿用自己的话来简单总结课文以及其他阅读材料,还有上课内容。这样的总结可以不用材料里面的任何原话,但是需要把主要意思保留下来。也就是概括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个意思是如何构建的。有的时候,我也会问: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为什么这样来构建这个意思,以及最终的问题对读者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我一直说的WHWM——What, How, Why, Meaningful。

    今天遇到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一句话里面的某一个词具体描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10号都学了点啥 7年, 12个月前

    数学:期中考试
    语文:《欲速则不达》(欲:想要、速:快、则:所以、不达:到达不了目的地)连起来:想要快所以到达不了目的地。词语:霍地(表示动作突然发生)、驿使(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邹子(古代给贵族驾车的人)、心急如焚(心急的像火在烧)。
    英语:学了一篇小短文,讲的是:三个人的爱好。新词:every、children。

  • 刚才收到一位老师的“教小数加法”的一个好例子,说教材和老师都没有区分好“小数点对齐”(也就是位点对齐)和“末位数对齐”。在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时候,确实这两个对齐得到的结果一样,没必要区分。在整数乘法的时候,实际上不一样,但是被通常所教的计算过程——也就是拿出来十位数来相乘的时候,得到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从十位数开始——掩盖了。到了小数加减法(其实乘除法一样的)的时候,就不得不做区分了,要不然会算错。因此,教材和老师用的例子应该 […]

  • 学生做了几组对比实验,需要看一看这些实验结果之间是否有差别。当然,如果差别比较大的时候,只需要列出来各组实验的某个量的均值就可以了。但是,一般来说还需要列上方差,才更容易看清楚这个差别。当然,如果这些实验数据背后是正态分布,则提供方差和均值,也就差不多了。两个样本是否来自同一个分布函数的概率,可以从这个均值和方差计算出来。从统计检验上,也有这样的方法直接对两组数计算这个是否来自于同一个分布函数的概率。如果是两组不一定来自于正 […]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口语交际:推荐一本好书
    (学习思维发展型课堂以后受到启发预备的第二稿)
    教材分析:
    《向你推荐一本书》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口语训练课。这篇口语交际主要是训练同学们能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同时,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正确的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

    • 相比第一稿,创设了情景,提供了一些帮助学生说出来,说好书的措施,很不错。

      继续改进的地方:更具体的目标是什么?要选择一个,例如如何更好地推荐一本书。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具体的主题,那么,继续分解它,需要怎么做,为什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以概念地图为基础的理解型学习和教学体现在大小两个侧面。从大的来说,从整个学科的大图景(典型问题和研究对象、典型思考方式、典型分析方法、典型应用)的角度决定教什么。从小的来说,确定了教什么时候,要深入要具体要分解,最后还要能够合回来,回到教什么,回到大图景。

    • 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今天早上试着用这份教案讲了一节课,下午学校会评课。我继续学习老师的指导,改进教案,这周四还要讲。这个学习过程收获颇丰。

    • 吴教授说的太好了,下面我也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实践反思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口语交际:推荐一本好书
    (第一稿:学习思维发展型课堂之前自己的简单预备教案)

    教学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本书,做到声音洪亮,语言通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并积极参与交流、发言。
    3、进一步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教学重点:在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介绍、学会倾听、学会提问评价,能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

  • 今天心儿读课文“欲速则不达”,偶然之间贡献了一个很好的理解型学习的例子。

    首先心儿读了一遍课文。接着做总结:有个人想回家,嫌驾车的太慢,就自己驾;嫌马走得太慢,就自己下马跑。当然,这个总结是多次精炼以后的结果。第一次第二次更长一点。然后,我问从这个总结开始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心儿说,不能着急,着急反而干不好事情。我接着追问,为什么表达了这个意思啊?因为故事里面的那个人老是着急,但是,反而更慢地达到目的地。按照WHMW […]

  • 读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