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分类是很多研究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分类可以把我粗粒化的图景,另一方面反应内涵的分类能够帮助发现内涵。同时,论文主题分类也是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挖掘的基础。

    在科学计量学里面,和主体信息(作者、单位)识别,以及核心引用文献识别,等合起来,是基础性研究工作。最近这个问题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Scientometrics出了一个专刊。我就顺便把文献和思路整理在这里。

    文献部分见这里:一个zip打包文件,以及一个整合的pdf文件。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8日都学了点啥 7年, 12个月前

    语文:考试
    数学:考试
    英语:没课

  • 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任何一个包含多个体相互作用的系统的理解、干预的问题,系统科学都可以发挥重要的提供分析思路和分析技术的作用。恰好,管理科学所面对的系统往往是包含相互作用在一起的多个体的。这个时候,当面对问题的时候,非常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具体问题背后有没有一般性,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第二,解决问题的时候除了考虑直接对象是否还要考虑间接对象。前者就是一般所说的“抽象化、一般化、科学化”。后者,就 […]

  • 1497753224mhx 更改了他们的资料图片 7年, 12个月前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5日都学了点啥 8年前

    语文:老师问基础知识,你来答
    数学:复习
    英语:读了四个人的爱好

  • In order to help strudents to make better sense of their research work, I decided to teach them the Vee diagram, which comes from Bob Gowin and Joe Novak (See for example their book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4日都学了点啥 8年前

    数学:考口算、做应用题
    语文:练歌
    英语:没课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3日都学了点啥 8年前

    语文:总结昨天情况、读《挑山工》这篇课文
    数学:用立体小方块,老师说要求,你来搭
    英语:读小对话

  • 作为物理学家,对于博弈论的理解,可能和经济学家和数学家不太一样。最近在博弈研究上的进展还不错,也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这里做个小小的总结。

    首先,博弈论是科学,科学就要解释实际现象。然而,博弈的理论部分——例如非合作博弈的Nash均衡、均衡的求解、均衡的选择(精炼、演化博弈)——和博弈的实验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物理学家,这个意味着理论进一步修改和进步的机会,激动人心的机会。对于数学家可能会觉得不可能不相符啊,我 […]

    • ccr 回复 8年前

      昨天天笑让我看Nowak2000年的science文章。看到用演化博弈解释不给最小值,主要就通过获取历史信息来实现。但是,其中用到的是SUG。希望有学生能够用演化博弈做一下原始UG。

    • jinshanw 回复 8年前

      安排了这个月底做。

  • 机器硬盘坏了,幸好有备份,换一个主硬盘,重装一下就好了。

    昨天装完了机器,发现连接第三个显示器以后,响应速度变慢了。琢磨了半天才怀疑到显卡驱动的身上。记下来,对于三显示器,ubuntu自带的显卡驱动不够用。需要去“软件和更新”打开“附加驱动”,选择nvidia的专有驱动。

  • 我认识一个教研员,一直都把自己的教研和一线的教学相结合,每年都坚持在一线上课。所以,我还以为教研员都是这样,就是课程量比较少能够做点研究的普通老师。

    后来,经过“正方形是不是长方形”以及更多抠字眼扣考点的例子,我开始怀疑,教研员是那些出并且维护保守的落后的“标准”答案(其中就包括理解上允许正方形属于长方形,但是对形状分类的考试题答案上必须不是正方形),扣考点,脱离教学一线,不思进取,以维护保守落后答案为己任的势力。

    今天 […]

    • hyaen 回复 8年前

      王老师,您是出题人啊。我也是一线教师,从事工作20余年,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这道题本身把“心脏与拳头差不多大小”当作常识,这个到底合不合科学我先不讨论,但是教材上是否当成知识点来讲了呢?我翻了一下教材,似乎只是当成一般的认识来介绍,并没有做为知识点来专门讲,所以这样直接当成常识,似乎不妥当。如果前边作为材料先介绍一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那倒是可以的。
      第二,既然你提到了核心素养,那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问题之中学习真实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而这道题,事实上的确存在“材料提供不完整””实验并不严谨”等问题,所以是不是真的能培养对上核心素养呢?的确是存在疑问的。
      第三,你提到了拿4分不重要,重头大戏是前边的七行,也就是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以一名一线教师(22年工作)和家长(孩子读小学六年级)的亲身经验想跟你讨论 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确重要,但如果这样来硬套,那只能说适得其反,让孩子更不信了。我们都重视德育渗透,但是最好的渗透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与学科规律上“真”的课,学“真”的知识,来“真”的探究,这就是真正的学科渗透。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体现在我们的“求真求实”之中,体现在我们的开放胸怀与探究之中,这样生搬硬套,我觉得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hyaen 回复 8年前

      王老师,您是出题人啊。我也是一线教师,从事工作20余年,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这道题本身把“心脏与拳头差不多大小”当作常识,这个到底合不合科学我先不讨论,但是教材上是否当成知识点来讲了呢?我翻了一下教材,似乎只是当成一般的认识来介绍,并没有做为知识点来专门讲,所以这样直接当成常识,似乎不妥当。如果前边作为材料先介绍一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那倒是可以的。
      第二,既然你提到了核心素养,那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问题之中学习真实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而这道题,事实上的确存在“材料提供不完整””实验并不严谨”等问题,所以是不是真的能培养对上核心素养呢?的确是存在疑问的。
      第三,你提到了拿4分不重要,重头大戏是前边的七行,也就是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以一名一线教师(22年工作)和家长(孩子读小学六年级)的亲身经验想跟你讨论 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确重要,但如果这样来硬套,那只能说适得其反,让孩子更不信了。我们都重视德育渗透,但是最好的渗透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与学科规律上“真”的课,学“真”的知识,来“真”的探究,这就是真正的学科渗透。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体现在我们的“求真求实”之中,体现在我们的开放胸怀与探究之中,这样生搬硬套,我觉得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jinshanw 回复 8年前

      就是就是,请教研员举几个例子体现一下“我促进了老师(学生)思考教(学)什么,怎么教(学)”。

    • jinshanw 回复 8年前

      您的逻辑还真神奇。我只能这么说。

      尽量不要基于个人水平(不管是学位还是职称、学习经历等等)来构建一个论述。不过,如果你愿意在网上查一下我的名字——吴金闪(或者英文 Jinshan Wu)——的话,我也欢迎你来比一比啊。你可以直接说“对于多次测量你的理解有误。误在……”。

      具体到如何体现核心素养,我就不多说了。基本上是鸡和鸭讲。

    • jinshanw 回复 8年前

      我忍不住要给您一个赞。这个确实只配做一个给学生一定直观映像的“传说”,不能当做知识。更进一步,就算它真的个体层次都是对的,这个知识也是整体学科中微不足道的,不值得当做思维的基础。

    • 哈哈,也行。不过确实这个习惯不太好,在研究领域,基本没有人用这个习惯。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5月2日学了点啥 8年前

    语文:练歌
    数学:练歌
    英语:练歌

  • 1998llj廖廖的资料已被更新 8年前

  • 1998llj廖廖 更改了他们的资料图片 8年前

  • ccr 在站点 超越者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理解型学习思想和技能提高计划 8年前

    我打算开展新的一轮练习提高。希望大家把经验记录下来,一起来分析、批判、提高。具体的安排,我思考如下:
    1. 仔细看一下Novak的书和我的书,选择其中一本来写一个读书报告,要求有总结,有体会,有概念地图。如果你已经对这些比较了解,并且概念地图制作的技能,也可以了,可以跳过这个作业。
    2. 以我的书里面的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4月28日学了点啥 8年前

    语文:没上
    数学:做题
    英语:带着大家预习了下一课的:生字和小对话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分数除法的教学 8年前

    分数除法的计算步骤是比较容易学会的,例如
    begin{align}
    frac{3}{4} div frac{3}{8} = frac{3}{4} times frac{8}{3} = frac{3times 8}{4times 3} = 2 ,
    end{align}
    也就是把后面的当做除数的分数分子分母倒过来,然 […]

    • 是的,这个“算出来是什么,为什么能这样算,为什么需要这样算”要思考。不过更重要的是,还要思考更大层次的理解型学习,而不仅仅是这个逻辑完备性、不断追问为什么的层次。例如,数学的四个层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把问题数学化、求解数学问题、把解用于解决问题和联系现实。如何从这个四个层次来真的学会和教好数学才更加重要的问题。

  • 刚才心儿在做作业,刚好遇到一个理解型学习中文词汇的例子,改错别字:不遗余利。她改成了力,我问为什么?她没有说本来就这样,而是说,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是用尽所有的力气和办法。因此,应该是力气的力而不是利益的利。我接着问,那,遗,什么意思?我提示了遗留遗憾(其实遗腹子这个词更好,不过她可能不懂)等词以后,想明白了,留下来。我接着问,余,是什么意思。这个简单,剩下,多余。那合起来什么意思?就是不“留下”“多余”的力气。这个就是字词层次 […]

  • lindsay 在站点 心语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4月27日都学了点啥 8年前

    语文:带大家复习了语文书
    数学:立体图形观察他的所有侧面,把你看到的画下来
    英语:没课

  • 小学语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叶永烈)里面谈到的一个例子——Shapiro发现浴缸水漩涡的固定旋转方向——引起了我的怀疑。涡旋的方向本质上就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有一个叫做Coriolis(科里奥利)力的概念——其本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惯性力不是真的力,早在1835年左右就提出来了。因此,1962年Shapiro来发现一下这个力的一个效果,我不觉的有任何神奇的地方。而且,这个课文中说,Shapiro是从观察他家的 […]

    • jinshanw 回复 8年前

      额,那得看您哪里毕业的。浙大的就说的过去。^_^。

    • 凡是结论依赖于真实性,都需要保证论据(和论证过程)的真实性。这是最打动我的一句话!站在语文老师的角度,如果没有闪哥一样的学科整合能力及契而不舍探究事件背后真相的科学精神,那么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如果碰上一篇真实性有待商榷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生的伤害?从语文的学科角度来处理的话,借助批判性思维从论点与论据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来分析课文,是否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对于语文老师来讲,能力要求就可以从‘不同学科整合分析’下降到‘用批评性思维分析’,这样是否就可以让因畏难情绪而忽略这一类文章的老师们更好地处理教材,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去探究或思考论据的真实性,或许会有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 很好的建议,语文教学要开展批判性思维,也就是要搞清楚表达是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表达这个、对读者的意义这几个WHWM的问题,并且要花为较多的精力在怎么说的和后面两个为什么上。同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怎么说和为什么,来谈学生读者学到什么是空的,没有意义的,死记硬背的。

        但是,这样的深入思考,往往需要做到学科之间的融合。

  • 读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