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ubuntu 16.04下安装virtualbox虚拟机运行windows 8年, 11个月前
安装了ubuntu 16.04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ubuntu 16.04上打开远程桌面服务和桌面共享 8年, 11个月前
远程桌面服务指的是:其他机器可以登录服务器,在客户端机器上使用属于服务器的图形界面。
桌面共享指的是:其他机器可以登录服务器来通过操控客户端机器的桌面实现直接操控服务器当前显示的桌面。
前者(后者)服务器本身的桌面不受(受)客户端控制。
在做投影报告的时候,我们需要直接操控投影仪相连的机器,因此是后者。我们通过在投影仪相连的电脑上使用远程桌面共享来实现。或者让投影仪远程桌面共享(远程桌面登陆也行)我们自己的 […]
-
经常需要在家里或者办公室找一个东西。除非大部分东西都由同一个人来整理收纳和取出,很容易就下次找不到了。因此,想起来开发一个语音(以及文字)输入的手机小软件,可以识别出来物品的名字和存储的地方,并且保存到网络服务器上。这样,第一,多人使用的时候,只要每次取出和放回说一句话,其他人就可以知道了。第二,物品在哪里都留下一个记录,可以方便查找。
当然,有了这个系统之后,用来做少量图书的收藏使用记录也可以,没准用户还能找出来其他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以学习方法和思维为目标的集中试点学校 8年, 11个月前
当前,已经有一部分有前瞻性的人在呼吁以“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目标的教学,而不是以知识为目标的教学。但是,有这个思想的人,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有方法和经验的人,在具体课程的内容上有深刻理解的人,有执行能力的人,大多数时候不是同一个人。
于是,有人会说,我知道数学不能教成算术,可是教成什么啊,怎么教啊?有人也会说,我知道要教批判性思维,系联性思考,可是,我没有具体课程知识可以教啊。有人还可以说,我觉得挺好,可是忙死了,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什么东西驱动人们遵循和挑战社会约定 8年, 11个月前
这两天想起来研究一下这个。找找学生,看看能不能初步开展一下。
Jinshan:
跟你聊一个研究想法:什么东西驱动人们遵循和挑战社会约定–以靠右侧行走为例。选择一个可以挑战右行约定但是,不被惩罚的。例如,操场上的那两个刷卡进入的门。例如,大马路上自行车和电动车的逆行。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获取数据。Jinshan:
问诸如这样的问题:1、你同意在这个情况下,还是遵循右行比较好,同意程度,1,0,-1。 […] -
考虑一个概念网络,其中的顶点是概念,连边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假设连边的存在就保证了两个连在一起的概念以一定的概率共现。于是,我们得到结构矩阵(Omega)。
定义总和关系矩阵(Sigma),
begin{align}
Sigma = Omega + Omega^{2}+cdots = frac{1}{1-Omega} – 1.
end{align}
于是,
begin{align}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概念网络上的高效考试方式 8年, 12个月前
对于一个相互没有联系的集合中每个个体的考试,这里考试指检查每一个是不是好的或者是不是被理解掌握好的,我们除了尝试每一个个体没有更好的办法。
然而,如果个体之间存在关联,我们就可以把考试和推断结合起来,找到比尝试每一个个体更高效的方法。然而,有的时候,这样的关联尽管存在但是很难事先知道。例如,在考某个学生的一堆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的时候,尽管物理概念之间的关联肯定存在,但是到底如何关联,需要通过检测这个学生同时掌握哪一些, […]
-
科学家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普遍。如果促进合作让合作更方便呢?这里提出一个科研服务平台的设想,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综述论文整理点评和推荐系统、科研项目文档存储平台、科研众包平台。
综述论文整理点评系统,简称综述文摘,主要收集各个学科的有影响力的综述论文期刊的论文信息,并且,收集用户对这些论文的点评,然后供用户分类浏览这些信息,以及按照一定的方式做推荐。
科研项目文档存储平台,简称科研云盘,提供两项服务:文档存储空间和同步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训练学习机用来求解Schrodinger方程 8年, 12个月前
机器学习最近实在是火。各个领域都在用和发展。据说神经网络可以拟合任意的函数。于是,我想起来一个神奇的主意:如果把从势函数求解基态波函数的过程看成一个映射(函数)的话,能不能用机器学习来得到一个这个映射的机器呢?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现在已经求解出来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来训练这个学习机,然后用训练出来的学习机来求解新的Schrodinger方程。我把这个问题叫做:Machine learning-based Schro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解剖另一只麻雀来看科学思维 8年, 12个月前
最近有个帖子特别火《一个让中国人断子绝孙的公司》。这个帖子和上次的我解剖的那只麻雀“不要买加碘盐”的帖子类似地,或者说更严重地,没逻辑。为了再一次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和一点点信息获取能力,这些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这里我再来解剖一只麻雀。
帖子的主要论点是:孟山都公司企图(主观)或者事实上在(客观)毒害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于是,我们要起来把它赶出中国去。其论证思路大概如下:农民用的孟山都的农作物种子每年都要买新的,不能自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git服务器上已经建立的项目列表和本地目录,ssh端口修改 8年, 12个月前
由于学校控制22端口,所以修改了ssh端口为7712(因此,直接访问机器的命令行需要改为:ssh git.systemsci.org -p 7712)。ssh服务器端修改端口号的办法是:修改/etc/ssh/sshd_config文件,在Port 22下面,添加Port 7712( […]
-
科学家需要很多种能力,不仅要有找问题的眼光,解决问题的手段,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要能够讲得一个个好报告。这里把我自己的做报告的经验总结一下。以后争取拿我自己的一个报告视频,再加一个Ted Talk的视频,来做一个分解赏析。现在,就把各个要注意的点列在下面。
最大最大的原则,让听众明白你的思路,任何时候都可以来问他/她自己和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个家伙现在讲干什么呢和下面这些基本的比较大的问题有什么联系?这些基本的大图景问题包 […]
-
在最近的Nature發表的工作中,研究者们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讨论了个体的诚实程度和个体所在的国家的上层制度(民主程度、整体逃税率等)的关系,发现联系还挺强。其实验是这样的:给一个色子,按照扔出的数字 (1-5)给钱,扔出6就没钱。但是,具体什么数字由被试上报,不稽查。理论收益应该在2.5,但是大多数国家 的个体的平均值都超过2.5。其中有的国家接近,有的高很多。发现高很多的基本都是腐败政府的国家,很接近的一般都政治清明。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广义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9年前
考虑一个(N)各部门构成的封闭系统。由于数据可获得性,有的时候需要把例如第(N)个部门拿出来当成外界。这个时候,系统就成了开放系统。顺便,这个时候计算的时候可能用不到的数据就是部门(N)对其他部门的投入,或者其他部门对(N)部门的投入。还有的时候,这(N)个部门中,仅仅一小部分部门,例如(M)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数据是已知的,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这个子集所包含的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比子集内部的交流 […]
-
最近,由于找到了科学学的三层网络数据关系数学模型:作者、文章、概念(主题),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数学模型来描述之前前人已经提出和解决的问题(这里就是换一个描述方式),提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需要新的分析技术),以及新的问题(这里问题和技术都需要用好这个三层网络数学模型)。有了几个可以试试的想法。
第一,作者姓名识别、作者主领域识别是一个科学学的基础问题。大量后续研究依赖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通常的有首字母加上姓的简单粗暴识 […]
-
在物理学而言,一个现象的新框架就是指找到了这个现象的一个数学结构,并且把这个数学结构用来描述这个现象,解决这个现象的一些问题。一般来说,一个现象具有自己内在的结构的,必须在匹配上这个内在结构的数学模型,才是这个现象的一个好框架。这样一个框架还要求大部分问题的讨论都可以建立在这个框架的数学结构上(能定义问题就行,能不能求解是另一个问题)。例如,矢量(和矢量微积分,甚至流形上的微积分)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Hilbert空间的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机器学习、病历、搜索记录告诉我们混合药物的副作用 9年前
Ted Talk Russ Altman: What really happens when you mix medications?
Data-Driven Prediction of Drug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Learning the Structure of Biomedical Relationships from Unstructured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文章作者识别和主题识别的参考文献整理 9年前
大量的科学学工作需要从纯粹形式数据(被引次数、作者数量、发表在什么期刊上)里面走出来,一定程度上用文章的内容信息来做深入的研究。例如文章的分类就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章的内容。于是,关于利用了文章层次的分类数据的学科进展和现状的研究就能更好地反映这个领域的现状,相比于纯粹基于期刊的分类的现状研究。再如,了解科学家的主题分类——这个需要同时用到主题分类和作者识别两者——就可以了解合作研究的更多细节。于是,没准我们可以考察什么驱动了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被引次数和发表等待时间与文章属性(尤其是多样性)的关系 9年前
最近不务正业,猎猎奇,在思考如下的相关分析:论文审稿等待时间、被引用次数、作者属性(h指数、文章数量、被引次数、获大奖)、 文章标题属性、图的属性(数量、是否美观等)、参考文献属性(数量、总被引次数)、文章涉及主题的多样性交叉性、文章长度、文章所发表的期刊、文章发表的地点、文章发表的时间。等待时间和被引用次数的工作已经发表“ The correlation b […]
-
jinshanw 在站点 吴金闪的工作和思考 中撰写了一篇新文章 Dyson方程用以简化投入产出计算 9年前
在我们的封闭系统投入产出分析的目标外界方法中,需要对一个矩阵A多次做删除行列以后求逆,(left(1-A^{left(-kright)}right)^{-1}),其中(k)可以是任何一个行号(也代表列号)。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求解一次矩阵逆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使得计算简单很多。例如,求(left(1-Aright)^{-1}),然后从(left(1-Aright)^{-1})计算出来(left(1-A^{l […]
- 读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