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推荐教材篇章以及普通文章加文献,以及讨论假课文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叶永烈)里面谈到的一个例子——Shapiro发现浴缸水漩涡的固定旋转方向——引起了我的怀疑。涡旋的方向本质上就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有一个叫做Coriolis(科里奥利)力的概念——其本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惯性力不是真的力,早在1835年左右就提出来了。因此,1962年Shapiro来发现一下这个力的一个效果,我不觉的有任何神奇的地方。而且,这个课文中说,Shapiro是从观察他家的浴缸开始不断地问问题的。这个就让我更加好奇了。第一、我知道这里的旋转方向有很多因素决定。第二、我强烈怀疑叶永烈一个基本不懂的这个事情背后的科学的人,如何知道这样的轶事呢?难道他跟Shapiro谈过?于是,我开始做文献研究。

首先,我得找到这个Shapiro是谁。课文中用的是谢皮罗,这个翻译很坏。百度百科的谢皮罗页面上只有课文里面的信息,而且图片是错的。Wikipedia没有中文谢皮罗。有一个叫做华人百科的破玩意儿甚至完全和百度百科的谢皮罗的页面的信息完全一样。我花了很长时间找到MIT有一个课讲得不错的老师中文名字叫做夏皮罗。于是,我就猜可能是夏皮罗,按照发音大概就知道是Shapiro或者Shabilo之类的。于是,我决定去google一下“MIT shapiro bathtub direction”,于是发现了[3],进而发现了Wikipedia上的Ascher Shapiro页面和Ascher Shapiro在Nature上的原文[1],以及后续其他人的工作[2]。

从这里,第一,我们看到,叶永烈如果提供原名(Ascher Shapiro或者A. Shapiro),我就能够非常快地找到这些信息了。我的大部分检索的时间就浪费在发现“谢皮罗”就是“Shapiro”。因此,保留专有名词的原文名字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在“吴金闪的书们”里面强调的一样。第二,我通过阅读原文[1]、后续研究[2]以及评论[3],确证了我的猜测:这个实验很难做,需要精细的调控。初始水流的方向,水槽的形状,是否有其他外力,等等都会影响漩涡的转动方向。那么,Shapiro是怎么做的呢?他让浴缸放了水之后,故意给一个和将来观察到的方形相反的搅拌,然后静止24小时,接着非常小心地打开塞子放水,这样才能观察到确定的方向。第三,确认了确实就是Coriolis(科里奥利)力的的效果。

既然Coriolis(科里奥利)力早就提出来,并且在大范围运动例如洋流上验证了,那么,这个工作的科学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去计算一下就会发现,这里的Coriolis(科里奥利)力的大小远远小于引力等其他力的大小(这个我没有计算验证过,道听途书,但是有必要的话,可以验证一下的)。于是,尽管理论上Coriolis(科里奥利)力可以造成这个特定方向的漩涡,但是实际上,不好做出来的。也正是因此,这个实验才需要上面那些小心细致的地方。因此,在小范围运动上做出来体现Coriolis(科里奥利)力的实例,还是有科学价值的。另外,这个现象比较贴近生活,也就使得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

了解了这个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样的东西,也许会受洗澡水的一点点启发,但是,更主要的科学上的启发应该是通过思考Coriolis(科里奥利)力在小范围运动上的效果来的。于是,我就更加怀疑叶永烈的故事了。于是,我进一步企图找到一个类似的受洗澡水的运动的直接启发的说法。当然,60年代的报纸什么的已经很难找到了。我也不是一定要去找茬。找了找没找到,就算了。但是,我确实强烈怀疑叶永烈这个故事是道听途说。其实,还是一个解决方案:只要叶永烈加上一个参考文献,就跟我在”请教材添加参考文献“里面说的Edison(爱迪生)的课文如果加上来源是那个Edison(爱迪生)的电影一样,我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真伪了。按照科学的规矩,给出来源和举证是原文章的责任。

其实,这个科学研究的故事,很有意思的。后来有大量的人给Shapiro写信,他的悼词上都提到了这个。Shapiro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做这个现象的科普。这个研究本身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大量非常细致的工作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这是体现科学的严谨性的非常好的例子。因此,如果真的懂这个背后的物理,你可以更好地欣赏Shapiro的工作,你可以更好地更准确地体会到严谨性在这里的地位。我们完全不需要叶永烈这样的通过(可能)附会来把这个工作当做不断追问为什么的例子。再说,Shapiro也没有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啊!就算按照叶永烈(可能)附会的故事,说明的也是,要对现实世界有一双慧眼,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科学问题,而不是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当然,如果把课文的标题改做“真理总是诞生于为什么”,这个(可能)附会倒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因此,第一叶永烈从这个故事里面提炼错了欣赏的点——本来反映的是科学的严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现在通过(可能)附会才能够体现的科学需要问大量的问题。第二,就算这个附会的故事,也没有说明科学需要不断的追问,仅仅说明了,科学研究需要科学家做生活的有心人。于是,故事和文章的题目或者说企图传达的信息没有对上,文不对题。这是逻辑问题。小结:不会欣赏科学工作,加上逻辑有问题。于是,我特别想问,这个(可能)附会出来的故事都不能说明所要传达的信息,(可能)附会它干什么?也许只能够用基于文科背景或者其他个人层次的原因导致作者逻辑水平太差,不会自己思考,来解释了。思考论证,甚至,不是科学问题的时候,也要严密。

说起来这个论证的严密,今天晚上就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操场走路,被一个足球打了一下,有点疼,不算严重。那个踢球的跟我说了对不起,我白了他一眼,没有回话就走了。他发出了一个非常不满意的哼声。这个就是没有逻辑的表现:认为对不起就是承担了责任,因此也就不应该被追究其他责任了。很多时候,这样的情况会出现,有的人甚至说,“我都跟你说对不起了,你想怎样?”其实这是混淆了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和所承担的责任。当然,大多数时候,后面这个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比较小,也就不会被追究。但是,“对不起”绝对不是承担责任,仅仅表示,“我认识到我错了”,而不是你看“这就是你对我的惩罚”。其实,是否和如何惩罚,真的是和“对不起”分开的。英文中的Sorry(对不起)那就更加程度轻了,通常仅仅表示非常遗憾的意思。遗憾当然可能来自于说对不起的人的有责任的行为,也可能仅仅是对你的遭遇表示遗憾。Appology才是“对不起”加上“我真心向你道歉”的含义,也就是说,appology同时表示汉语的对不起的认错态度和惩罚方式——当然,这里的惩罚方式就是口头致歉。类似地,在中文语言里面,也可以做到,不是马上来一句“对不起”(这仅仅是态度) ,而是诚恳地走到别人身边,说“我向您道歉”。不知道逻辑不好的人,看了这一段,是否能够分开态度和惩罚,分开“对不起”和“我向您道歉”。顺便,这个例子还有一个别的作用,这就是我说的分析阅读的一种:联系具体的例子,体会说法和情感上的细微的差别。

回到文章的主题。我们做科学的,不需要那些不懂科学的人来扭曲科学从而提炼出来一些看起来正确但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顺便,给阅读者提出一个分析阅读的问题,请用分解、合成、联系、对比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来解释“风马牛不相及”的含义)的结论。那,谁来做科学普及?这倒是一个问题。科学家自己通常不太愿意做的。我是因为看到了课文,对中小学的课文比较关心,也就顺便把这个故事搞得更加清楚一些。

我还听到,老师们是这样来看课文的真实性这个问题的:不同的文体,例如小说,自然可以不要求真实性,因此就扩大成为“用真实性来要求课文是错误的”。这是什么神逻辑!你以为用真实性来要求课文就是要求所有的课文都是真实的吗?你以为大家都这么愚蠢?这个问题都不懂?难道会有人用真实性要求武侠小说?我说过,凡是课文的主要结论依赖于真实性的课文,都需要保证真实性,而不是文体的问题。例如,通过某个故事来说教(例如,为了说明Edison很聪明。顺便,我不懂这个篇课文除了这个直接结论还有什么信息要传达。Edison很聪明怎么了?要孩子们去学习?聪明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能够学习的东西?),不好意思,最好是真实的。例如,语言的魅力那一课。当然,在议论文中,大多数时候,结论依赖于真实性,因此,才需要保证真实性。但是,在大量的记叙文中,文章的主要信息也依赖于真实性啊。

其实我对于这篇文章里面的另外一个例子——没有名字的奥地利医生发现做梦的时候眼睛的转动,也表示强烈的怀疑。但是,时间所限,就不去研究了。这件事情的故事版本在这里[4],供有兴趣的人进一步探索。看起来不是看看儿子而已开始这个研究的。

  1. ASCHER H. SHAPIRO, Bath-Tub Vortex,Nature 196, 1080 – 1081 (15 December 1962) doi:10.1038/1961080b0
  2. LLOYD M. TREFETHEN, R. W. BILGER, P. T. FINK, R. E. LUXTON & R. I. TANNER, The Bath-Tub Vortex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Nature 207, 1084 – 1085 (04 September 1965) doi:10.1038/2071084a0
  3. Conor Myhrvold, Verifying a Vortex:A scientist’s quest to demonstrate the Coriolis effect in a bathtub, Shapiro’s Bathtub Experiment
  4. Chip Brown, SMITHSONIAN MAGAZINE, The Stubborn Scientist Who Unraveled A Mystery of the Night

刚才跟许彬老师讨论,她问,你是把语文、数学和科学看做一体的东西的。那么,你是如何养成这个习惯或者有这个视角的呢?这个启发我思考我的学习经历。

我的小学低段老师,伊月娥,自己小学毕业,能算一些数学题,不太会教。但是,非常开明,鼓励我们站起来在黑板上演示所有自己想起来的分析计算方法。画图不拘一格。我小学的数学竞赛最后不是全区第一名,听改卷子的老师说,就是因为有一道要求作图来解答的问题,我画的图是弯弯曲曲的圈圈,而不是漂亮的大括号。从来不布置课外题,但是经常把课文中的原题出上好几十遍。于是,我经常思考这个题目里面的每一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哪些是陷阱,哪些是信息。于是,反叛、独立思考和悟性,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的小学高段数学老师,许雪萍,经常让在她参加学习的时候我替她上数学课。基本上每周一次。那个时候,我就是所有同学的助教,并且经常喜欢用老师的视角来考虑如何把问题说明白。我喜欢思考的比较深入,一定要搞一个明白,以及好为人师,就应该是从这里来的。

我的初一语文老师是被我们数学老师——赵根良,他太厉害了——挤下来的数学老师,游锦芳。他每次都把数学老师留给我们的思考题给在黑板上解了。于是,我也就不得不每次及时把思考题做了,要不然没意思了。当然,他最牛的不是这个,而是语法和构词。他把语法和构词完全是按照逻辑在教:你要问我为什么这是主语,你读啊,读懂了,自然就知道了。例如,这就是这个动作(或者状态,以及什么别的)的发出的人,自然就是主语。后来我才发现,汉语的语法精神就是这个——读懂了,自然就知道每一个单元的成分了。很可笑,但是很本质。

我的初二的语文老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杜岳福,用他的人格魅力和思考深度吸引我们。他说,写作文就是你有感情你有思想,非要表达出来不可。其实,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当然,他也经常表扬另外一个经常用“荷锄上畈”这样的词的同学的作文,还说得让我们俩互相交流学习一下。但是,他从来不要求我写好词好句,写你自己的。我想,想我所欲想,写我所想写,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初三的语文老师是化学老师——刘涌源,我记得又一次我们讨论“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到底是偏正式短语还是动宾式短语到了深夜。后来,他帮我翻墙我才回到我的宿舍。讨论的团队成员包含另外一位语文老师,好像还有一位其他老师。于是,要搞一个明白,就是从这里来的。

你看,我的语文老师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数学或者科学的老师,要不就是特别开明或者特别特立独行的老师,或者兼而有之。数学是思维的语言,语文也是思维的语言,科学是思考的对象以及方法,也就是说也是语言。因此,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让理科老师教语文,挺好。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比较惨,天天被我追问,“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意思。你看前面半句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都过人头了,莲子难道还会要低头来弄?哈哈,当然,后来知道了意思了,通过另一个老师以及自己的思考。

语文数学科学本来就是一体的,甚至历史哲学也是一体的,都是为了你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的。

请教材添加参考文献

今天听心儿给我讲草帽计——贺龙让红军放下草帽,国军来带上,从而使得国军飞机误炸“白匪”的故事。我就开始好奇,这么神奇的计策也能成功?于是,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这个:课本上的有些事儿其实离真相很远。于是,我就决定自己来看看这个这么弱智的计策就能成功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我先查了查贺龙传。这是正规出版物,有出版社和编写组的。尽管也不一定可信,但总算是稍微有据可查。里面有的事情是有当时的文件来佐证的,并且提供了一部分参考文献,也就是这些文件的名字和其他信息。我就每一个章节点一下鼠标,然后检索草帽计或者草帽。没有找到。

接着,我就开始检查贺龙在书里面记载的1934年在做什么,有没有长征以及被“白匪”追。这是摘自贺龙传里面的文字。

10月26日,两支红军在南腰界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大会。会后,红三军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中革军委命令两个军团分开行动,红六军团单独进入湘黔边境的松桃、乾城、凤凰一带。这时,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已于10月10日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

1934年11月26日,根据中共中央电示,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和军区,同时,成立了以贺龙任主席的湘鄂川黔边革命委员会。湘鄂川黔边的领导机关于12月10日迁至永顺县塔卧,全面展开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到1935年春,在湘鄂边区建立了7个县、51个区、235个乡的革命政权;开办了红校,培训了数百名军队和地方干部;领导群众没收并分配土豪劣绅的粮食财物,进而分配了土地。斗争中涌现出了大批积极分子,从中发展了600余名党员。各种群众组织也广泛地组织了起来。

看起来,这个时间段贺龙还在经营地盘而不是长征。这里有《贺龙传》里面关于贺龙的长征部分的描述。1935年11月开始向着贵州转移,中间还有突进湖南的神来之笔,迷惑敌军,后来才真的向贵州突围。因此,看起来,这个编者连我这样翻一翻《贺龙传》都没有做过。或者就是贺龙的警卫之类的,有内部资料。那就需要提供参考文献。

总结:第一,整个贺龙传没有草帽计。第二,贺龙在语文书记载的时间点还在建设根据地。如此弱智的计策都能成功的话,国军就是“猴子”啊。猴子才会捡起来帽子学者戴上,并且猴子飞行员才会不经确认就扔炸弹。我怀疑这个语文书的编者就是按照猴子的传说故事改编的。

刚才收到一位老师发过来的一个叫做“温儒敏”的人对“爱迪生救妈妈”的回应:课文转引自电影《Young Tom Edison》,所以不是他们这些语文教材的编者自己瞎编的;其次,语文教材本来就可以用不真实的材料。

我打算回复一下:首先,如果是小说等体裁,完全可以瞎编,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是编的,不会当做传记类型的东西看。更进一步,如果真实与否不影响文章的立意,则编也可以接受。当然,如果不是小说寓言等体裁而是传记等,最好还是尽量不编。如果真实性是文章立意的一部分,例如说明“贺龙多么聪明”,“爱迪生多么牛多么具有创造力”等等,那么,这个立意就依赖于其真实性。这个时候就一定不能编。包括我前面说过的“语言的魅力”的例子。不要觉得编一次两次无所谓,只要编了一次,大家就可以怀疑所有的。这个法庭上的证词是一样的,只要发现证人在一个地方说谎,其他就可以合理怀疑其所有的证词。例如,我就还看到了大家对《一件珍贵的衬衫》的怀疑,而且我也开始怀疑。不过,没有时间去调查验证了。信任不容易建立。能不破坏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去破坏。第二,为什么不加参考文献啊?加了参考文献就可以知道不是编者瞎编的了,减少了编者的责任。

按照“温儒敏”回应中提到的《Young Tom Edison》,我去查了这个电影,按照Wikipedia的信息,确实里面有爱迪生制作无影灯救妈妈的情节。但是,同时,我去查了查对这个剧本和电影的评价,其中,有这么一段:

The screenplay for Young Tom Edison, written by Schary with Bradbury Foote and Hugo Butler, appears to tinker as freely with the facts of Edison’s boyhood as Edison tinkered with the chemicals and gizmos in his laboratory.
His teacher considers him “addled” and kicks him out of school; he sets up a chemistry lab in the baggage car of a train; he finances his experiments by printing his own newspaper; and so on, one clever scheme after another. As the reviewer for Newsweek took pains to point out, however, these particular things actually happened. Knowing this doesn’t obligate us to swallow everything the movie cooks up – that young Tom almost demolished a train with a batch of homemade nitroglycerin, rescued another train by blasting a danger message on a steam whistle, dived under another train to save an infant’s life, and saved his mother’s life by rigging a slew of lamps and a stolen mirror into a floodlight so a surgeon could perform emergency surgery on her after dark. But considering who the hero is, these fabrications are forgivable, if not believable. “As young Tom,” Rooney wrote in his memoir, “I was intrepid.” That’s putting it mildly.

(我就翻译第一句吧)这个由某某某某撰写的剧本,就像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面自由地搞他的化学反应物一样,随意地搞了爱迪生的少年生活。
(还有倒数第二句)考虑到这个影片的英雄主角是谁,所有这些编造,如果不可信的话,也算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了。

因此,还是语文课本编者的责任。你一点都不去看这个剧本的可靠性,就拿过来用,还省去了参考文献,可以接受吗?诸葛亮会呼风唤雨,我们读语文书读到的时候,一点都不反对,为什么?因为那是三国演义。

所有的这些问题,只要教材坚持引用参考文献,就不会有。包括什么爱迪生救妈妈之类的。强烈呼吁添加参考文献。没有参考文献的教材和文章就不是严肃的作品,而是臆想,当然除非真的是完全的原创,或者注明以及不注自明”此乃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加上了参考文献,你看,我就很容易搞清楚了“爱迪生救妈妈”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对了,我的每一个博客,如果有参考过的资料,都是直接做了超链接在里面的,可以直接点击的。为了强调,这里再单独列出来。

参考文献(格式就容我偷懒了吧,原则上得写下来如何获取而不仅仅是名字,也就是出版社、作者、页码这些):
* 草帽计
* 课本上的有些事儿其实离真相很远
* 贺龙传
* 关于贺龙的长征部分的描述
* 电影《Young Tom Edison》Wikipedia词条
* 对《Young Tom Edison》的剧本和电影的评价
* 吴金闪关于“语言的魅力”的帖子

语文学习中的总结思考和反思

心儿小学四年级的课文《语言的魅力》原文如下: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哎!”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露出了非常悲伤的神情。
   让·彼浩勒听了,掏出衣袋里仅有的一些钱,放在老人身边的小盆里,然后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向老人询问下午的情况,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我今天让心儿自己来做一个总结,一开始可以字数比较多,但是最后需要在做到反映意思的情况下,字数越少越好。这个作业的目的其实是让孩子把最关键的意思把握住,问如下的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例子或者逻辑来展示这个观点的,这个观点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同意吗喜欢吗。也就是说一直说的WHWM,主要信息是什么(what is the point),作者如何构建/表达/论证这个主要信息(how the point is constructed/demonstrated),为什么作者想表达这个信息(Why this point),这个信息对于我还有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Meaningful to me?)。

实际上,这个故事本身可以总结的很短:牌子上写着第一句话的时候很少有人给钱,换了一句话以后就很多人给钱了。当然,也可以把到底什么话,什么人,在哪里总结进去:在巴黎街头一个盲人乞丐用一个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的牌子乞讨收到很少的钱,一个诗人在牌子上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乞丐就收到很多钱。

好了,这是第一步,事实的陈述总结好了。第二步,信息point层次的陈述呢?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说明什么。再一次更加精简前面的事实性陈述:原来的话没钱添了一句话就收到钱了。于是,自然,这里说明的是不同的话,具有不同的效果。联系到标题,就知道,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有力量。

整体总结如下:一个用一句话乞讨但是没有收到钱的乞丐在被人添了一句话以后就收到钱了。这个故事反映了好的语言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到这里,我们说清楚了W,是什么。

现在来看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表达这个信息呢?显然,前后两个情况只有语言的不同,于是,结论自然是成立的。那为什么添加进去的话具有这个作用呢?“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有画面感和冲突感(春天的多姿多彩和什么也看不见人的世界),容易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同情共感,于是,就更容易冲动给钱。而在原来的那句话里面,“我什么也看不见”完全就是诉诸于自己的痛苦来让其他人同情,共感不容易产生。于是,我们也明白了H了。更进一步,我们得到一些经验,写文章的时候,如果需要引起读者的同情共感,有的时候可以借助于画面感和冲突感,而不仅仅是交代事实。

有了这两条,我们来看W和M,为什么和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第一,猜测作者的目的或者说选入这篇文章的编者的目的大概可以认为是语文是关于语言的选择和修辞的学科,于是,既然不同的话具有不同的力量,那么,自然要好好学语文。第二,对我(真的是我,不是心儿)来说,这个信息太过平庸,当然,不同的话具有不同的力量,当然,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话来说。但是,知道这个道理和能够选择或者想出来合适的话来说是两件事情。所以,意义不大。更进一步,故事非常假,我非常怀疑其真实性。当然,一般来说,语文课文不需要真实。可是这里基本上是当做论述文用的,因此,最好还是保证这是事实才有说服力。因此,在能够验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之前——再说一遍我强烈表示怀疑——这个故事我不喜欢。

我希望语文老师们能够教会你们的学生思考,思考,再思考,反思,反思,再反思,而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问题。在教思考和反思的时候,可以借助我这里的四个问题:主要信息是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要表达这个,我怎么看。

最后的这个我怎么看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尤其是母语的语文课,字词的问题是小问题,主要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用语言促进思考”,敢说想说还能够想得说得深入。因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坚持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这些非常重要。这个问题牵涉到语文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每一个老师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我自己认为是分析阅读能力(典型地表现为思考上面的四个问题WHWM),还有能够并且喜欢表达这样一种能力和态度

我查了查这个法国作家,没找到。当然,我不懂法语,所以不保证真的查不到。百度上倒是有,说叫Jean Pehale,但是信息完全就是语文书上的那些,更加使得这个不可信了。google这个名字查不到任何信息。当然,有可能这个人不是这么有名,还年代比较早,不代表完全没有。但是,中国教材里面没有参考文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从小被教”天下文章一大抄“,而且还是不加参考文献地抄,将来又如何能够老老实实做科学,有自己的思想呢?看看我自己写的教材,还有国外的教材,参考文献是教材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核实这个故事和作者的真实性,我联系了我法国的合作者(物理学家、历史学家),他也没有找到这个著名的“百度百科”上标注“创作了大部分诗集”(这是几个意思?写了法国的大部分诗集?全世界的诗集?SB百度百科)的法国作家。他尝试了法语的google以及法国名人词典。

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细节的层次上,体现如何使用概念地图理解型学习,如何多问为什么,如何关注大图景(典型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计算分析方法、典型应用的例子),如何运用WHWM(是什么、怎么构建、为什么这样构建、为什么说这个、对读者意味着什么)。其他的例子还有语文理解型学习的例子